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2875 唇竭齿寒 chún jié chǐ hán 见“唇亡齿寒”。 《庄子·胠箧》:“故曰,唇竭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CJC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唇亡齿寒 ./M2MyaQ==.html chun jie chi han
22876 唇揭齿寒 chún jiē chǐ hán 见“唇亡齿寒”。 CJCH 一般成语 ./M2Mycw==.html chun jie chi han
11881 哽哽咽咽 gěng gěng yè yè 不能痛快的出声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 ... GG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呜呜咽咽 ./OGx3NA==.html geng geng ye ye
12539 哽噎难言 gěng yē nán yán 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冰心《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到这里,已经哭得哽噎难言。” GYN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哽噎难鸣 ./OGx2YQ==.html geng ye nan yan
12540 哽噎难鸣 gěng yē nán míng 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 GYN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哽噎难言 ./OGx2aw==.html geng ye nan ming
12541 哽咽难言 gěng yè nán yán 不能痛快的说出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GYN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Gx2dQ==.html geng ye nan yan
13908 哼哼唧唧 hēng hēng jī jī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 ... HH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叽叽喳喳 不哼不哈 ./M3NzcQ==.html heng heng ji ji
14058 哼哈二将 hēng hā èr jiàng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 ... HHE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Gxpcw==.html heng ha er jiang
12864 哭天喊地 kū tiān hǎn dì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KTH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呼天喊地 ./MWpiNA==.html ku tian han di
12874 哭天抹泪 kū tiān mǒ lèi 形容哭哭啼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KTM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哭眼擦泪 喜笑颜开 ./MWpsbw==.html ku tian mo lei
12910 哭丧着脸 kū sāng zhe liǎn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KS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愁眉苦脸 眉开眼笑 ./MWw5bw==.html ku sang zhe lian
12926 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ù dé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KX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啼笑皆非、不尴不尬 落落大方、泰然处之 ./MWx2dw==.html ku xiao bu de
12988 哭哭啼啼 kū kū tí tí 不停的哭泣。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KK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呜呜咽咽、抽抽噎噎 哈哈大笑 ./NDQydQ==.html ku ku ti ti
13249 哭眼抹泪 kū yǎn mǒ lèi 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老婆儿哭眼抹泪的说道:‘阿弥陀佛!说也不当好听的话。’” KYM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哭天抹泪 ./OGt0cw==.html ku yan mo lei
13250 哭眼擦泪 kū yǎn cā lèi 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再说大喜的事,这么哭眼擦泪的,是为什么呢?” KYC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哭眼抹泪、哭天抹泪 ./OGt1Mg==.html ku yan ca lei
13793 哗众取宠 huá zhòng qǔ chǒng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HZQ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夸大其词 实事求是 ./MWMxNg==.html hua zhong qu chong
14418 哗世动俗 huá shì dòng sú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宋·曾巩《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质厚,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 HS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U3aw==.html hua shi dong su
14419 哗世取宠 huá shì qǔ chǒng 犹言哗众取宠。 明·归有光《送国子助教徐先生序》:“至于久而天下靡然,习其辞而不复知其原,士以哗世取宠,苟一时之得以 ... HSQ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哗众取宠 ./M3U3dQ==.html hua shi qu chong
14420 哗世取名 huá shì qǔ míng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哗世取名之事。” HSQ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哗世取宠、欺世盗名 ./M3U4NA==.html hua shi qu ming
17986 哓哓不休 xiāo xiāo bù xiū 哓哓:争辩声;休:停止,完。形容争辩个没完。 唐·韩愈《重答张籍书》:“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 XXB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喋喋不休 干脆利索 ./Mmd6Yw==.html xiao xiao bu xiu
24570 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YK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默默无闻、理屈词穷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口若悬河 ./MmhqbQ==.html ya kou wu yan
24626 哑然失笑 yǎ rán shī xiào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哑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YRS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哄堂大笑、痛哭流涕 ./MmtkdQ==.html ya ran shi xiao
25287 哑子做梦 yǎ zǐ zuò mèng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 宋·苏轼《杂纂》:“哑子做梦——说不得。” YZZ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哑子得梦、哑子托梦、哑子寻梦 ./NWloaw==.html ya zi zuo meng
25966 哑口无声 yǎ kǒu wú shēng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同“哑口无言”。 《再生缘》第三九回:“话说孟夫人听了这些言语,只气的哑口无声。” YK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哑口无言 ./Mnp2bQ==.html ya kou wu sheng
25991 哑子托梦 yǎ zǐ tuō mèng 见“哑子做梦”。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做了个哑子托梦,说不的这场板障。” YZT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哑子得梦、哑子寻梦、哑子做梦 ./NWloMA==.html ya zi tuo meng
18047 响遏行云 xiǎng è xíng yún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XE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震天动地 悄无声息 ./Mmk0cQ==.html xiang e xing yun
18116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 ... XC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响彻云际、响遏行云 闷声不响 ./Mmo0MA==.html xiang che yun xiao
18542 响震失色 xiǎng zhèn shī sè 响:回声;震:响雷。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权以示群下,莫不震响失色。” XZS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Dg0aw==.html xiang zhen shi se
18773 响答影随 xiǎng dá yǐng suí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XD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响和景从 ./NWVjZQ==.html xiang da ying sui
19087 响彻云宵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彻:穿透;透过;云霄:高空。声音响得像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嘹亮高吭。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 XCYX 一般成语 响彻云际、响遏行云 闷声不响 ./NnNybw==.html xiang che yun xiao
19278 响不辞声 xiǎng bù cí shēng 响:回声。回响不能离开声音。比喻荣誉从实际作为得来 汉·刘向《说苑·杂言》:“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 XBC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Dg0dQ==.html xiang bu ci sheng
13611 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HTD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前俯后仰、捧腹大笑、烘堂大笑 哑然失笑、泣不成声、涕泗滂沱 ./MTlhYQ==.html hong tang da xiao
13629 哄动一时 hōng dòng yī shí 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曾朴《孽海花》第32回:“从此芳名大震,哄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 HD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轰动一时 默默无闻 ./MTlrdQ==.html hong dong yi shi
2418 品学兼优 pǐn xué jiān yōu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PXJ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德薄能鲜、不学无术 ./Zjk2.html pin xue jian you
2500 品头评足 pǐn tóu píng zú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 PTP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说三道四、评头品足 ./MXZvbw==.html pin tou ping zu
2563 品头论足 pǐn tóu lùn zú 见“品头题足”。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PT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评头论足 ./NGl5bw==.html pin tou lun zu
2617 品德文章 pǐn dé wén zhāng 指学问和品德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至于品德文章,令郎自有家传。” PDW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GI1Zw==.html pin de wen zhang
2791 品而第之 pǐn ér dì zhī 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晋书 苻坚载记上》:“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 PEDZ 一般成语 ./NGl2dw==.html pin er di zhi
2799 品貌非凡 pǐn mào fēi fán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 PMFF 一般成语 ./NGl5ZQ==.html pin mao fei fan
2800 品头题足 pǐn tóu tí zú 亦作“品头论足”。①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②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 ... PTT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品头论足、评头论足 ./NGl5eQ==.html pin tou ti zu
2802 品竹调丝 pǐn zhú diào sī 见“品竹调弦”。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柳耆卿]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PZ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品竹调弦 ./NGl6cw==.html pin zhu diao si
2803 品竹调弦 pǐn zhú diào xián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PZD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品竹调丝 ./NGowMg==.html pin zhu diao xian
2958 品箫弄笛 pǐn xiāo nòng dí 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PXN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GI1Ng==.html pin xiao nong di
3083 品竹弹丝 pǐn zhú tán sī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PZT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品竹调丝 ./MXc4NA==.html pin zhu tan si
1 哀鸿遍地 āi hóng biàn dì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AHB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哀鸿遍野 国泰民安 ./MW8=.html ai hong bian di
2 哀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AST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咳声叹气 喜气洋洋、眉开眼笑 ./Mjg=.html ai sheng tan qi
25 哀哀欲绝 āi āi yù jué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AA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哀痛欲绝、哀天叫地 兴高采烈 ./YWw0.html ai ai yu jue
26 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 ...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 ... AB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师直为壮 骄兵必败 ./YWxl.html ai bing bi sheng
27 哀思如潮 āi sī rú cháo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ASR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痛不欲生 欣喜若狂 ./YW9n.html ai si ru chao
28 哀痛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 ... AT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悲痛欲绝、悲不自胜 欢欣若狂、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YXAw.html ai tong yu j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