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1
|
唾手而得
|
唾
|
tuò shǒu ér dé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
TSE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唾手可得
|
|
./OHBoMA==.html
|
tuo shou er de
|
|
8493
|
唾地成文
|
唾
|
tuò dì chéng wén
|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TDC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口成章、脱口成章
|
|
./NTdpMA==.html
|
tuo di cheng wen
|
|
8494
|
唾壶敲缺
|
唾
|
tuò hú qiāo quē
|
见“唾壶击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TH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唾壶击缺、唾壶击碎
|
|
./NTdpdQ==.html
|
tuo hu qiao que
|
|
9018
|
唾壶击缺
|
唾
|
tuò hú jī quē
|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THJ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唾壶敲缺、唾壶击碎
|
|
./NTdpYQ==.html
|
tuo hu ji que
|
|
9019
|
唾壶击碎
|
唾
|
tuò hú jī suì
|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THJS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唾壶敲缺、唾壶击缺
|
|
./NTdpaw==.html
|
tuo hu ji sui
|
|
9116
|
唾玉钩银
|
唾
|
tuò yù gōu yín
|
形容书法像银沟一样刚劲有力,言谈像美玉一样华丽
|
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诗:“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
TYG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银钩玉唾
|
|
./OHBnZw==.html
|
tuo yu gou yin
|
|
9117
|
唾手可待
|
唾
|
tuò shǒu kě dài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
TSK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唾手可得
|
|
./OHBncQ==.html
|
tuo shou ke dai
|
|
21859
|
唱对台戏
|
唱
|
chàng duì tái xì
|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
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
CD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唱反调
|
齐心协力
|
./cDB1.html
|
chang dui tai xi
|
|
22555
|
唱沙作米
|
唱
|
chàng shā zuò mǐ
|
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宾白》:“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
|
CS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唱筹量沙
|
|
./MzgweQ==.html
|
chang sha zuo mi
|
|
26079
|
唯唯连声
|
唯
|
wěi wěi lián shēng
|
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
《史记·赵世家》:“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
|
WW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唯唯诺诺
|
|
./MmM2aw==.html
|
wei wei lian sheng
|
|
26124
|
唯命是从
|
唯
|
wéi mìng shì cóng
|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
WM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
|
桀骜不驯
|
./MmQ2NA==.html
|
wei ming shi cong
|
|
26148
|
唯我独尊
|
唯
|
wéi wǒ dú zūn
|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
WWD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
虚怀若谷、虚己以听
|
./MmRqNg==.html
|
wei wo du zun
|
|
26198
|
唯利是图
|
唯
|
wéi lì shì tú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WL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私自利、见利忘义
|
大公无私、见义勇为
|
./MmViOA==.html
|
wei li shi tu
|
|
26277
|
唯命是听
|
唯
|
wéi mìng shì tīng
|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
WM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唯命是从
|
|
./MmZrOA==.html
|
wei ming shi ting
|
|
26294
|
唯唯诺诺
|
唯
|
wéi wéi nuò nuò
|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WWN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唯唯否否、唯唯连声
|
强头倔脑、桀骜不驯
|
./MmZ4YQ==.html
|
wei wei nuo nuo
|
|
26418
|
唯妙唯肖
|
唯
|
wéi miào wéi xiāo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
|
老舍《赵子曰》:“这样从锣鼓中把古人的一举一动形容得唯妙唯肖。”
|
WM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惟妙惟肖
|
|
./NTk0dw==.html
|
wei miao wei xiao
|
|
26610
|
唯唯绸否
|
唯
|
wěi wěi fǒu fǒu
|
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
WWF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置否
|
|
./OHA5OA==.html
|
wei wei fou fou
|
|
26611
|
唯心主义
|
唯
|
wéi xīn zhǔ yì
|
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
|
WX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唯心论
|
唯物主义
|
./OHBhbQ==.html
|
wei xin zhu yi
|
|
26612
|
唯物主义
|
唯
|
wéi wù zhǔ yì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
WW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唯物论
|
唯心主义
|
./OHBhdw==.html
|
wei wu zhu yi
|
|
26756
|
唯利是求
|
唯
|
wéi lì shì qiú
|
见“唯利是视”。
|
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源频叨诸府戎禁,豫班通彻,而托姻结,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
|
WL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唯利是从、唯利是视、惟利是视
|
|
./NTkxdQ==.html
|
wei li shi qiu
|
|
26758
|
唯力是视
|
唯
|
wéi lì shì shì
|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量。后用来指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亦作“惟力是视”、“惟利是视”。...
|
|
WLSS
|
一般成语
|
|
|
|
./NTkybw==.html
|
wei li shi shi
|
|
26759
|
唯利是视
|
唯
|
wéi lì shì shì
|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
WL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唯利是求、唯利是从、惟利是视
|
|
./NTkyeQ==.html
|
wei li shi shi
|
|
26776
|
唯唯否否
|
唯
|
wěi wěi fǒu fǒu
|
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
WWFF
|
一般成语
|
|
不可置否
|
|
./NTlldw==.html
|
wei wei fou fou
|
|
26777
|
唯吾独尊
|
唯
|
wéi wú dú zūn
|
见“唯我独尊”。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
WW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唯我独尊
|
谦虚谨慎
|
./NTlmcQ==.html
|
wei wu du zun
|
|
27151
|
唯一无二
|
唯
|
wéi yī wú èr
|
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形容唯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十九回:“这件事儿,说也话长,真是江苏省内唯一无二的新闻。”
|
WYW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一无二
|
比比皆是、不可胜数
|
./OHBhYw==.html
|
wei yi wu er
|
|
27152
|
唯利是从
|
唯
|
wéi lì shì cóng
|
从:追逐。一心求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
北魏·魏收《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狡猾反覆,唯利是从,玷辱流辈,莫斯为甚。”
|
WL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唯利是图、惟利是趋
|
淡泊名利
|
./OHBiNg==.html
|
wei li shi cong
|
|
27249
|
唯邻是卜
|
唯
|
wéi lín shì bǔ
|
指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
|
《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
WLS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Y4MA==.html
|
wei lin shi bu
|
|
27347
|
唯所欲为
|
唯
|
wéi suǒ yù wéi
|
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语本《隋书·天文志上》:“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 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语本《隋书·天文志上》:“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语出《隋书·天文志上》:“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WSY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所欲为
|
|
./NTlidQ==.html
|
wei suo yu wei
|
|
18571
|
唬鬼瞒神
|
唬
|
xià guǐ mán shén
|
唬:同“吓”。形容欺下瞒上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据着你这所为,来这里唬鬼瞒神,做的个藏头露尾。”
|
XGM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下瞒上
|
|
./OHAyMA==.html
|
xia gui man shen
|
|
15654
|
唧唧喳喳
|
唧
|
jī jī zhā zhā
|
形容杂乱尖细的声音
|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院子里的小孩们唧唧喳喳地玩耍着。”
|
J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叽叽喳喳
|
|
./NDdmeQ==.html
|
ji ji zha zha
|
|
15737
|
唧唧咕咕
|
唧
|
jī jī gū gū
|
低声说话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去,唧唧咕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
|
JJ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嘀嘀咕咕
|
|
./OGxoNA==.html
|
ji ji gu gu
|
|
9863
|
唠唠叨叨
|
唠
|
lāo lāo dāo dāo
|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LL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絮絮叨叨
|
干净利落
|
./Y2Qw.html
|
lao lao dao dao
|
|
7711
|
唐突西子
|
唐
|
táng tū xī zǐ
|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
TT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唐突西施
|
|
./MjgxZQ==.html
|
tang tu xi zi
|
|
7987
|
唐突西施
|
唐
|
táng tū xī shī
|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
TT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唐突西子
|
|
./NTRmZw==.html
|
tang tu xi shi
|
|
8512
|
唐虞之治
|
唐
|
táng yú zhī zhì
|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
《古文观止 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
TYZZ
|
一般成语
|
|
|
|
./NmhxcQ==.html
|
tang yu zhi zhi
|
|
8753
|
唐哉皇哉
|
唐
|
táng zāi huáng zāi
|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
《后汉书·班畸传》:“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唐哉皇哉!皇哉唐哉?”
|
TZH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冠冕堂皇
|
|
./MjltYw==.html
|
tang zai huang zai
|
|
9026
|
唐临晋帖
|
唐
|
táng lín jìn tiē
|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
TLJ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hxZw==.html
|
tang lin jin tie
|
|
29
|
唉声叹气
|
唉
|
āi shēng tàn qì
|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
AST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长吁短叹、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
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气洋洋
|
./YXBh.html
|
ai sheng tan qi
|
|
21749
|
唇齿相依
|
唇
|
chún chǐ xiāng yī
|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CC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
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
./NHI0.html
|
chun chi xiang yi
|
|
22026
|
唇不离腮
|
唇
|
chún bù lí sāi
|
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我和娘成日唇不离腮。”
|
CB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
|
./czRz.html
|
chun bu li sai
|
|
22027
|
唇齿之邦
|
唇
|
chún chǐ zhī bāng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CC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齿之国
|
|
./czUy.html
|
chun chi zhi bang
|
|
22028
|
唇红齿白
|
唇
|
chún hóng chǐ bái
|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
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CH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齿白唇红
|
|
./czVt.html
|
chun hong chi bai
|
|
22029
|
唇亡齿寒
|
唇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CW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
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
./czZn.html
|
chun wang chi han
|
|
22153
|
唇焦口燥
|
唇
|
chún jiāo kǒu zào
|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
CJK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干舌燥
|
|
./M2MyOA==.html
|
chun jiao kou zao
|
|
22410
|
唇干口燥
|
唇
|
chún gān kǒu zào
|
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
《古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
CGKZ
|
一般成语
|
|
|
|
./czVj.html
|
chun gan kou zao
|
|
22869
|
唇敝舌腐
|
唇
|
chún bì shé fǔ
|
犹唇焦舌敝。
|
|
CBSF
|
一般成语
|
|
|
|
./M2J6cQ==.html
|
chun bi she fu
|
|
22870
|
唇齿相须
|
唇
|
chún chǐ xiāng xū
|
犹唇齿相依。
|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
CC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齿相依
|
|
./M2MwYQ==.html
|
chun chi xiang xu
|
|
22872
|
唇腐齿落
|
唇
|
chún fǔ chǐ luò
|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
CF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MxNA==.html
|
chun fu chi luo
|
|
22873
|
唇辅相连
|
唇
|
chún fǔ xiāng lián
|
犹言唇齿相依。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CF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齿相须
|
|
./M2MxZQ==.html
|
chun fu xiang lian
|
|
22874
|
唇尖舌利
|
唇
|
chún jiān shé lì
|
言词尖利。
|
|
CJSL
|
一般成语
|
|
|
|
./M2MxeQ==.html
|
chun jian she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