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24
|
图王霸业
|
图
|
tú wáng bà yè
|
图:谋求;霸业:称霸。指谋求称王称霸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
|
TW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pjNg==.html
|
tu wang ba ye
|
|
9000
|
图作不轨
|
图
|
tú zuò bù guǐ
|
图谋不轨。
|
《东观汉记·郑众传》:“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
|
TZB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图为不轨
|
|
./NTcxdw==.html
|
tu zuo bu gui
|
|
9082
|
图身忘国
|
图
|
tú shēn wàng guó
|
图:谋取。只谋取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安危
|
唐·白居易《有木诗序》:“余读汉书列传,见佞顺媕婀,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
|
TSW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pjZw==.html
|
tu shen wang guo
|
|
9083
|
图财致命
|
图
|
tú cái zhì mìng
|
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
|
TCZM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图财害命
|
|
./N3pkMA==.html
|
tu cai zhi ming
|
|
11324
|
国富民强
|
国
|
guó fù mín qiáng
|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
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GFM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国泰民安、国富兵强
|
民困国穷、国贫民弱
|
./NzN1.html
|
guo fu min qiang
|
|
11575
|
国步艰难
|
国
|
guó bù jiān nán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
《旧五代史 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
GBJ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将不国、国如悬罄、国步艰危
|
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
./MTc0aQ==.html
|
guo bu jian nan
|
|
11608
|
国仇家恨
|
国
|
guó chóu jiā hèn
|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
GCJ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恨家仇
|
|
./MTdsZw==.html
|
guo chou jia hen
|
|
11609
|
国破家亡
|
国
|
guó pò jiā wáng
|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
GPJ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山河破碎
|
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
./MTdscQ==.html
|
guo po jia wang
|
|
11614
|
国无宁日
|
国
|
guó wú níng rì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
GW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无宁岁
|
国泰民安
|
./MTdyYQ==.html
|
guo wu ning ri
|
|
11616
|
国富民安
|
国
|
guó fù mín ān
|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
GFMA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国泰民安
|
|
./MTd3aw==.html
|
guo fu min an
|
|
11632
|
国计民生
|
国
|
guó jì mín shēng
|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
GJ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民生国计
|
|
./MTg1Ng==.html
|
guo ji min sheng
|
|
11641
|
国家栋梁
|
国
|
guó jiā dòng liáng
|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
GJ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hiYQ==.html
|
guo jia dong liang
|
|
11649
|
国色天香
|
国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GST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
其貌不扬
|
./MThvdw==.html
|
guo se tian xiang
|
|
11655
|
国泰民安
|
国
|
guó tài mín ān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GTM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下太平、歌舞升平、河清海晏
|
兵荒马乱、国弱民穷、国破家亡
|
./MTh5Mg==.html
|
guo tai min an
|
|
11661
|
国富兵强
|
国
|
guó fù bīng qiáng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
GF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富民强
|
|
./MTlwdQ==.html
|
guo fu bing qiang
|
|
11662
|
国将不国
|
国
|
guó jiāng bù guó
|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
GJB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TlyOA==.html
|
guo jiang bu guo
|
|
11748
|
国难当头
|
国
|
guó nàn dāng tóu
|
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么?”...
|
GN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IxZQ==.html
|
guo nan dang tou
|
|
11749
|
国色天姿
|
国
|
guó sè tiān zī
|
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
GS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色天香
|
|
./M3IxeQ==.html
|
guo se tian zi
|
|
11838
|
国中之国
|
国
|
guó zhōng zhī guó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
GZ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立王国
|
|
./ODNmbw==.html
|
guo zhong zhi guo
|
|
11839
|
国利民福
|
国
|
guó lì mín fú
|
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
GLM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NqMA==.html
|
guo li min fu
|
|
11840
|
国困民穷
|
国
|
guó kùn mín qióng
|
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
|
GKM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国富民强
|
./ODNqYQ==.html
|
guo kun min qiong
|
|
11841
|
国家大事
|
国
|
guó jiā dà shì
|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GJ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家大计
|
|
./ODNreQ==.html
|
guo jia da shi
|
|
11842
|
国恨家仇
|
国
|
guó hèn jiā chóu
|
恨:怨恨。国家被侵略和家园被破坏之仇恨
|
《二度梅》第四场:“我良玉幸而留下残生……诛灭卢贼,以雪国恨家仇。”
|
GH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仇家恨
|
|
./ODNsaQ==.html
|
guo hen jia chou
|
|
11979
|
国不堪贰
|
国
|
guo bu kan er
|
国家受不了两属情况的存在。
|
|
GBKE
|
一般成语
|
|
|
|
./MTgyeQ==.html
|
guo bu kan er
|
|
11986
|
国富民丰
|
国
|
guó fù mín fēng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
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
GFM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富民强
|
|
./MTkwaw==.html
|
guo fu min feng
|
|
11987
|
国无二君
|
国
|
guó wú èr jūn
|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
《礼记·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
GWE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无二日
|
|
./MTlyaQ==.html
|
guo wu er jun
|
|
12328
|
国而忘家
|
国
|
guó ér wàng jiā
|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
GE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耳忘家、国尔忘家
|
|
./M3IwYQ==.html
|
guo er wang jia
|
|
12458
|
国之四维
|
国
|
guó zhī sì wéi
|
四维:指礼义廉耻。指治国的纲纪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
GZS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NmeQ==.html
|
guo zhi si wei
|
|
12459
|
国无宁岁
|
国
|
guó wú níng suì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国无宁岁,民无安时。”
|
GWN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无宁日
|
国泰民安
|
./ODNoYw==.html
|
guo wu ning sui
|
|
12460
|
国事蜩螗
|
国
|
guó shì tiáo táng
|
蜩螗:蝉鸣扰人。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是现在国事蜩螗,人心震动,外交失败,内政不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时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是现在国事蜩螗,人心震动,外交失败,内政不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时候。”...
|
GST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国泰民安
|
./ODNodw==.html
|
guo shi tiao tang
|
|
12461
|
国事多艰
|
国
|
guó shì duō jiān
|
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迩者获罪于天,国事多艰,以致胡马长驱,干戈鼎沸。”
|
GS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家多故
|
|
./ODNpNg==.html
|
guo shi duo jian
|
|
12462
|
国脉民命
|
国
|
guó mài mín mìng
|
脉:命脉。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比喻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
|
GMM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NpcQ==.html
|
guo mai min ming
|
|
12463
|
国家多难
|
国
|
guó jiā duō nàn
|
难:灾难。国家多次遭到灾难。形容国家政局不稳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
GJD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NrZQ==.html
|
guo jia duo nan
|
|
12464
|
国家多故
|
国
|
guó jiā duō gù
|
故:事故,变故。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方国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
|
GJ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事多艰
|
|
./ODNrbw==.html
|
guo jia duo gu
|
|
12465
|
国家大计
|
国
|
guó jiā dà jì
|
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
GJ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家大事
|
|
./ODNsOA==.html
|
guo jia da ji
|
|
12466
|
国步艰危
|
国
|
guó bù jiān wēi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
清·顾炎武《赠路舍人泽溥》诗:“国步方艰危,简在卿昆季。”
|
GBJ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步艰难、国步多艰、国步方蹇
|
|
./ODNtYw==.html
|
guo bu jian wei
|
|
12467
|
国步多艰
|
国
|
guó bù duō jiān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
唐·郑谷《读前集》:“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即此时。”
|
GB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步艰难
|
|
./ODNtdw==.html
|
guo bu duo jian
|
|
12634
|
国士无双
|
国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
GSW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内无双
|
|
./NzQ0.html
|
guo shi wu shuang
|
|
12756
|
国尔忘家
|
国
|
guó ěr wàng jiā
|
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
GE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国捐躯、慷慨就义、公而忘私
|
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
|
./MTc0cw==.html
|
guo er wang jia
|
|
11313
|
固执己见
|
固
|
gù zhí jǐ jiàn
|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GZ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
谦虚谨慎、不露圭角、虚怀若谷
|
./Nng2.html
|
gu zhi ji jian
|
|
11547
|
固若金汤
|
固
|
gù ruò jīn tāng
|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GRJ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墙铁壁、坚如磐石
|
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
./MTZwOA==.html
|
gu ruo jin tang
|
|
11590
|
固步自封
|
固
|
gù bù zì fēng
|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
GBZ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
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
./MTdhMg==.html
|
gu bu zi feng
|
|
11721
|
固执成见
|
固
|
gù zhí chéng jiàn
|
见“固执己见”。
|
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
GZC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固执己见
|
集思广益
|
./M3B0aQ==.html
|
gu zhi cheng jian
|
|
11850
|
固执不通
|
固
|
gù zhí bù tōng
|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
|
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个固执不通的吴翘胡子。”
|
GZB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固执己见
|
|
./ODN4Ng==.html
|
gu zhi bu tong
|
|
11851
|
固守成规
|
固
|
gù shǒu chéng guī
|
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
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
|
GSC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墨守成规
|
标新立异
|
./ODN4Zw==.html
|
gu shou cheng gui
|
|
26153
|
围魏救赵
|
围
|
wéi wèi jiù zhào
|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
WW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东击西
|
围城打援
|
./MmRubQ==.html
|
wei wei jiu zhao
|
|
26276
|
围城打援
|
围
|
wéi chéng dǎ yuán
|
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 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
WC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ZqeQ==.html
|
wei cheng da yuan
|
|
26575
|
围追堵截
|
围
|
wéi zhuī dǔ jié
|
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
WZ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FodQ==.html
|
wei zhui du jie
|
|
12895
|
困而不学
|
困
|
kùn ér bù xué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学之
|
./MWttMg==.html
|
kun er bu xue
|
|
12924
|
困兽犹斗
|
困
|
kùn shòu yóu dòu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
KS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铤而走险、狗急跳墙
|
放下屠刀、自行灭亡
|
./MWx0ZQ==.html
|
kun shou you d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