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8704 夏虫疑冰 xià chóng yí bīng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语出《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XCY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夏虫语冰、夏虫不可语冰 ./NWRlcw==.html xia chong yi bing
18705 夏虫朝菌 xià chóng zhāo jūn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XC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WRmYw==.html xia chong zhao jun
18706 夏鼎商彝 xià dǐng shāng yí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元汤式《一枝花 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XD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商彝夏鼎 ./NWRmbQ==.html xia ding shang yi
5972 复旧如新 fù jiù rú xīn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FJR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复旧如初 ./OGVuYQ==.html fu jiu ru xin
5973 复蹈其辙 fù dǎo qí zhé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FDQ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复蹈前辙、重蹈覆辙 ./OGVuaw==.html fu dao qi zhe
1322 备尝艰苦 bèi cháng jiān kǔ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BCJ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备尝辛苦 ./aXpt.html bei chang jian ku
1323 备尝辛苦 bèi cháng xīn kǔ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BCX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备尝艰苦 ./aXp3.html bei chang xin ku
1324 备而不用 bèi ér bù yòng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 ... BE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备无患、不时之需 直待雨淋头 ./ajBn.html bei er bu yong
1325 备位充数 bèi wèi chōng shù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BW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滥竽充数、尸位素餐 ./ajBx.html bei wei chong shu
1976 备位将相 bèi wèi jiàng xiàng 备位:充数,徒有其位。指白占据将相要位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BW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尸位素餐 ./ODVsZw==.html bei wei jiang xiang
1977 备尝艰难 bèi cháng jiān nán 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BCJ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备尝艰苦 ./ODVscQ==.html bei chang jian nan
2089 备多力分 bèi duō lì fēn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BDLF 一般成语 ./ajA2.html bei duo li fen
21985 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CXJ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费尽心机、想方设法 无所用心 ./cmY4.html chu xin ji lu
21987 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 ... CZT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无动于衷 惊惶失措、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cmZz.html chu zhi tai ran
22198 处置失当 chǔ zhì shī dàng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适合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过去家父对列位有些处置失当之处,驱逐你们出了庄子,流落外乡,受了几天 ... CZ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处置得当 ./N2NzOA==.html chu zhi shi dang
22814 处实效功 chǔ shí xiào gōng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CSXG 一般成语 ./M2I4aQ==.html chu shi xiao gong
22838 处尊居显 chǔ zūn jū xiǎn 显:显要,显赫。指有声望有地位。形容职位高,权势大。 东汉·王充《论衡·逢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CZ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2JoeQ==.html chu zun ju xian
23033 处之怡然 chǔ zhī yí rán 处:处理;之:代词;怡然:安适愉快。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CZY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处之泰然、处之夷然 ./N2NzaQ==.html chu zhi yi ran
23034 处之晏然 chǔ zhī yàn rán 晏然:平静的样子。指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 宋·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 CZY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处之泰然 ./N2N0Mg==.html chu zhi yan ran
23035 处之绰然 chǔ zhī chuò rán 处:对待;绰然:宽裕舒缓的样子。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能显得从容坦然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CZCR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处之泰然 ./N2N0Yw==.html chu zhi chuo ran
23036 处士横议 chǔ shì héng yì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CSH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N0bQ==.html chu shi heng yi
23037 处安思危 chǔ ān sī wēi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CAS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居安思危 及时行乐 ./N2N1Ng==.html chu an si wei
16194 壸浆箪食 jīn jiāng dān shí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 ... JJDS 一般成语 ./NDA3bw==.html jin jiang dan shi
14580 壶里乾坤 hú lǐ qián kūn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HLQ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壶天日月、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NmJkYQ==.html hu li qian kun
14581 壶天日月 hú tiān rì yuè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HTR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壶里乾坤、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NmJkaw==.html hu tian ri yue
14759 壶浆箪食 hú jiāng dān shí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HJ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箪食壶浆 ./OGxpaQ==.html hu jiang dan shi
14926 壶浆塞道 hú jiāng sāi dào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HJS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壶浆箪食 ./MWE3dw==.html hu jiang sai dao
14927 壶中日月 hú zhōng rì yuè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HZR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壶天日月 ./MWE4Ng==.html hu zhong ri yue
23159 声色狗马 shēng sè gǒu mǎ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SSG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身败名裂、威信扫地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MjJhcQ==.html sheng se gou ma
23171 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SSH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张旗鼓、气壮山河 无声无息、偃旗息鼓 ./MjJrZw==.html sheng shi hao da
23216 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SLJ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痛哭流涕 笑容可掬、兴高采烈 ./MjNqcQ==.html sheng lei ju xia
23269 声情并茂 shēng qíng bìng mào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SQB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枯燥乏味 ./MjRuZw==.html sheng qing bing mao
23284 声东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SD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无的放矢 ./MjR5YQ==.html sheng dong ji xi
23287 声音笑貌 shēng yīn xiào mào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SYX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音容笑貌 ./MjR6ZQ==.html sheng yin xiao mao
23352 声振寰宇 shēng zhèn huán yǔ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SZ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威震天下 默默无闻 ./MjVyZw==.html sheng zhen huan yu
23362 声罪致讨 shēng zuì zhì tǎo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国语 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SZZ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V2bQ==.html sheng zui zhi tao
23364 声色犬马 shēng sè quǎn mǎ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SSQ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色狗马、身败名裂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MjV4aw==.html sheng se quan ma
23394 声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 ... SML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名誉扫地、臭名昭著 流芳百世、名闻遐迩 ./MjZicQ==.html sheng ming lang ji
23397 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SSJ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言厉色、正言厉色 和颜悦色 ./MjZkbw==.html sheng se ju li
23409 声威大震 shēng wēi dà zhèn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SW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震天下、名闻遐迩 默默无闻 ./MjZrMg==.html sheng wei da zhen
23461 声价十倍 shēng jià shí bèi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这大人们伯乐一顾,便声价十倍,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 SJS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身价百倍、声价百倍 名誉扫地 ./MjdnYQ==.html sheng jia shi bei
23726 声气相投 shēng qì xiāng tóu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SQX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气相通 ./NHd3Mg==.html sheng qi xiang tou
23730 声嘶力竭 shēng sī lì jié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SSL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大声疾呼 默默无言、心平气和 ./NHd5dQ==.html sheng si li jie
23737 声誉鹊起 shēng yù què qǐ 比喻声名迅速增高。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至洪班则声名鹊起。” SYQ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名鹊起、声誉大振 声誉扫地 ./NHgwcw==.html sheng yu que qi
24083 声誉十倍 shēng yù shí bèi 比喻声望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 SYS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价十倍 名誉扫地 ./N3F6Yw==.html sheng yu shi bei
24084 声誉大振 shēng yù dà zhèn 声望、名誉大大提高 SY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威大振、声誉鹊起 声誉扫地 ./N3F6bQ==.html sheng yu da zhen
24085 声势汹汹 shēng shì xiōng xiōng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弓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 SSX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其势汹汹、来势汹汹、气势汹汹 ./N3IxYQ==.html sheng shi xiong xiong
24086 声名大噪 shēng míng dà zào 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SM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噪一时 默默无闻 ./N3I0Mg==.html sheng ming da zao
24087 声价倍增 shēng jià bèi zēng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指声誉和社会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宋·洪咨夔《诸庄提举启》:“品题一出,声价倍增,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六君子之选与日星而并垂。” SJ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价十倍 ./N3I0bQ==.html sheng jia bei zeng
24088 声价百倍 shēng jià bǎi bèi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清·姜绍书《无声诗史·董其昌》:“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SJ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价十倍 名誉扫地 ./N3I0dw==.html sheng jia bai 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