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385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DM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赫赫有名、名扬天下、举世闻名、鼎鼎大名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dHRt.html da ming ding ding
6386 大谬不然 dà miù bù rán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 DMB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错特错、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不刊之论、千真万确、天经地义 ./dHU2.html da miu bu ran
6387 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DM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趾高气扬、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无所忌惮 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 ./dHVn.html da mo da yang
6388 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 ... DN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dHZh.html da nan bu si
6389 大难临头 dà nàn lín tóu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DNL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祸从天降 双喜临门、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dHZr.html da nan lin tou
6390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DNB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离经叛道 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dHZ1.html da ni bu dao
6391 大气磅礴 dà q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DQPB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势单力薄、气息奄奄 ./dHdl.html da qi pang bo
6392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DQ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后生可畏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dHdv.html da qi wan cheng
6393 大千世界 dà qiān shì jiè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DQ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芸芸众生 ./dHd5.html da qian shi jie
6394 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DQR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智若愚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dHg4.html da qiao ruo zhuo
6395 大权独揽 dà quán dú lǎn 揽:把持;掌握。指独自一人把持处理重要事情的权力。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DQ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断专行 大权旁落 ./dHhp.html da quan du lan
6396 大权旁落 dà quán páng luò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DQP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权独揽、大权在握 ./dHhz.html da quan pang luo
6397 大权在握 dà quán zài wò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曾朴《孽海花》第21回:“总要升到了秤长,这才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DQ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权独揽 大权旁落 ./dHky.html da quan zai wo
6398 大仁大义 dà rén dà yì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 ... DR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仁不义 ./dHlt.html da ren da yi
6399 大煞风景 dà shā fēng jǐng 煞:同“杀”;损伤;消减。大大损伤风景自然美。形容大大地损伤兴致。 唐 李商隐《杂纂》:“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DSF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兴致索然、败兴而归 兴致勃勃 ./dHl3.html da sha feng jing
6400 大声疾呼 dà shēng jí hū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DS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摇唇鼓舌 默不做声 ./dHo2.html da sheng ji hu
6401 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DSS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失人望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偿 ./dHpx.html da shi suo wang
6402 大事去矣 dà shì qù yǐ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 DS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势已去 欣欣向荣 ./dTBr.html da shi qu yi
6403 大势所趋 dà shì suǒ qū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DS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dTB1.html da shi suo qu
6404 大势已去 dà shì yǐ qù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DSY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弩之末、落花流水、每况愈下、日暮途穷 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欣欣向荣 ./dTE0.html da shi yi qu
6405 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DSD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模棱两可、良莠不分、鸡毛蒜皮 ./dTFl.html da shi da fei
6406 大手大脚 dà shǒu dà jiǎo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DS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掷千金 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dTFv.html da shou da jiao
6407 大书特书 dà shū tè shū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DS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淋漓尽致、长篇大论 轻描淡写、片言只字 ./dTF5.html da shu te shu
6408 大题小作 dà tí xiǎo zuò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DT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小题大做 ./dTJz.html da ti xiao zuo
6409 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 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DT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暗室屋漏 ./dTNj.html da ting guang zhong
6410 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DT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模一样、神肖酷似 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dTNt.html da tong xiao yi
6411 大头小尾 dà tóu xiǎo wěi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 ... DTX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虎头蛇尾 有始有终 ./dTN3.html da tou xiao wei
6412 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DXG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喜出望外、喜从天降 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dTQ2.html da xi guo wang
6413 大厦将倾 dà shà jiāng qīng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DS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厦将颠、危在旦夕 国运昌盛、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dTRx.html da sha jiang qing
6414 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DX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显神通、大展经纶、大展宏图、大有作为 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dTVh.html da xian shen shou
6415 大显神通 dà xiǎn shén tōng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DXST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dTVr.html da xian shen tong
6416 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DXJ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dTV1.html da xiang jing ting
6417 大兴土木 dà xīng tǔ mù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DXT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劳民伤财 ./dTY0.html da xing tu mu
6418 大行大市 dà háng dà shì 指商品的一般市场价格。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这是大行大市,你一定不易哄我。” DH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dTZl.html da hang da shi
6419 大言不惭 dà yán bù cán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 ... DYB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吹大擂、自卖自夸、出言不逊 不露锋芒、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dTZv.html da yan bu can
6420 大摇大摆 dà yáo dà bǎi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DYD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高视阔步 如履薄冰、缩手缩脚、蹑手蹑脚 ./dTZ5.html da yao da bai
6421 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DYL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临危不惧、正气浩然 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dTdp.html da yi lin ran
6422 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DYMQ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六亲不认 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dTdz.html da yi mie qin
6423 大有可观 dà yǒu kě guān 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DYK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足轻重、事关全局 不屑一顾、不足挂齿、不值一提 ./dTht.html da you ke guan
6424 大有可为 dà yǒu kě wéi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DYK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有作为、前程似锦 无所作为、不堪造就 ./dTh3.html da you ke wei
6425 大有起色 dà yǒu qǐ sè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 DY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有成效 ./dTk2.html da you qi se
6426 大有人在 dà yǒu rén zài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 ... DYR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乏其人 寥寥无几、无人问津 ./dTln.html da you ren zai
6427 大有作为 dà yǒu zuò wéi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成绩。作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绩。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 ... DYZW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大有可为、大展宏图、大显身手 无所作为、碌碌无为、庸庸碌碌 ./dTlx.html da you zuo wei
6428 大张旗鼓 dà zhāng qí gǔ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 ...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DZQ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轰轰烈烈 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dWFh.html da zhang qi gu
6429 大张挞伐 dà zhāng tà fá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DZT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诛笔伐、大力声讨、大动干戈 和平共处 ./dWF1.html da zhang ta fa
6430 大政方针 dà zhèng fāng zhēn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8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制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 ... DZF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dWJl.html da zheng fang zhen
6431 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DZR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深藏若谷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dWJv.html da zhi ruo yu
6672 大动肝火 dà dòng gān huǒ 大怒。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DDG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发雷霆 和风细雨、和蔼可亲 ./M2QwNA==.html da dong gan huo
6673 大放厥辞 dà fàng jué cí 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DFJ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放厥词 默默无言 ./M2QweQ==.html da fang jue ci
6676 大红大绿 dà hóng dà lǜ 谓颜色浓艳。 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七:“各处都是新油饰的,大红大绿,象个乡下的新娘子,尽力打扮而怪难受的。” DH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红大紫 ./M2QzNg==.html da hong da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