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703 鼻端出火 bí duān chū huǒ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见“鼻头出火”。 BDC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头出火 ./MzNtdw==.html bi duan chu huo
1704 鼻端生火 bí duān shēng huǒ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BD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端出火、鼻头出火 ./MzNuNg==.html bi duan sheng huo
1711 鼻孔撩天 bí kǒng liáo tiān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 ... BKL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鼻孔辽天、鼻孔朝天 ./MzN3Mg==.html bi kong liao tian
1720 鼻青眼乌 bí qīng yǎn wū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古华《水酒湾纪事》:“若不趁早回头……肯定有跌大跤子、鼻青眼乌的时侯。” BQY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肿、鼻青眼紫 ./MzQzdQ==.html bi qing yan wu
1721 鼻青眼肿 bí qīng yǎn zhǒng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BQ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紫 ./MzQ0NA==.html bi qing yan zhong
1722 鼻青眼紫 bí qīng yǎn zǐ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 BQ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乌 ./MzQ0ZQ==.html bi qing yan zi
1723 鼻塌唇青 bí tǎ chún qīng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BT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塌嘴歪 ./MzQ2Yw==.html bi ta chun qing
1724 鼻头出火 bí tóu chū huǒ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 ... BTC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端出火 ./MzQ3Ng==.html bi tou chu huo
1726 鼻肿眼青 bí zhǒng yǎn qīng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BZY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鼻青眼肿 ./MzRjcQ==.html bi zhong yan qing
2021 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BT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狼狈不堪 五关端正 ./OTR0cw==.html bi ta zui wai
27176 鼯鼠之技 wú shǔ zhī jì 鼯:鼠名,形似松鼠,毛多褐色,尾巴很长,前后肢之间有薄膜,能从树上飞降下来,住在树沿中,昼伏夜出。比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黔驴之技,技止此耳;鼯鼠之技,技亦穷乎。” WSZ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鼯鼠之丑 ./OTh2dw==.html wu shu zhi ji
27177 鼯鼠之丑 wú shǔ zhī chǒu WSZ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OTh3Ng==.html wu shu zhi chou
8333 鼪鼬之迳 tiān yòu zhī jìng 鼠鼬类往来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TYZJ 一般成语 ./NTR6Zw==.html tian you zhi jing
27351 鼪鼯之径 wéi wú zhī jìng 同“鼪鼬之迳”。 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 WWZ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鼪鼬之径 ./NTlnMA==.html wei wu zhi jing
23288 鼠目寸光 shǔ mù cùn guāng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 ... SMC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光如豆、目光短浅 神通广大、高瞻远瞩 ./MjR6eQ==.html shu mu cun guang
23369 鼠窃狗偷 shǔ qiè gǒu tōu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鼠窃狗偷之徒,何足虑哉。” SQG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鼠窃狗盗、鸡鸣狗盗、梁上君子 正人君子 ./MjV6aQ==.html shu qie gou tou
23410 鼠窃狗盗 shǔ qiè gǒu dào 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SQG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鸡鸣狗盗、梁上君子 正人君子 ./MjZrYw==.html shu qie gou dao
23499 鼠凭社贵 shǔ píng shè guì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SPS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狐假虎威 ./Mjg1aw==.html shu ping she gui
23527 鼠腹鸡肠 shǔ fù jī cháng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SFJ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宽宏大量 ./MjhwYQ==.html shu fu ji chang
23835 鼠肚鸡肠 shǔ dù jī cháng 犹言鼠腹鸡肠。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SDJ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鼠腹鸡肠 宽宏大度 ./NTA4dw==.html shu du ji chang
24298 鼠首偾事 shǔ shǒu fèn shì 坏了事情。比喻人办事没决断,就象胆小的老鼠,在出洞时头在洞口伸伸缩缩一样。 SSFS 一般成语 ./MmFkYQ==.html shu shou fen shi
11312 鼓乐齐鸣 gǔ yuè qí míng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GYQ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锣鼓喧天 ./Nnd3.html gu yue qi ming
11532 鼓舞人心 gǔ wǔ rén xīn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GWRX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振奋人心 ./MTZkaw==.html gu wu ren xin
11634 鼓唇弄舌 gǔ chún nòng shé 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今已陷之于丧亡,尚不自耻,犹敢鼓唇弄舌于众诸侯之前耶?” GCN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鼓唇摇舌 ./MTg2aw==.html gu chun nong she
11707 鼓唇摇舌 gǔ chún yáo shé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 自己开心 ... GC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摇唇鼓舌、鼓唇咋舌 ./M3BhMg==.html gu chun yao she
11716 鼓舞欢欣 gǔ wǔ huān xīn 同“欢欣鼓舞”。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GWH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欢欣鼓舞 ./M3BwYw==.html gu wu huan xin
11720 鼓乐喧天 gǔ yuè xuān tiān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GYX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鼓吹喧阗 ./M3B0OA==.html gu yue xuan tian
11759 鼓鼓囊囊 gǔ gǔ nāng nāng 软外皮中塞得圆鼓鼓的;藏物凸起的样子。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看见皮瓠藤篮之类,鼓鼓囊囊的装着许多东西。” GGN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空空如也 ./NmIxMg==.html gu gu nang nang
11905 鼓足干劲 gǔ zú gàn jìn 鼓:鼓动,振作。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GZG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OTF4bQ==.html gu zu gan jin
12192 鼓吹喧阗 gǔ chuí xuān tián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GC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鼓乐喧天 ./M3A5cw==.html gu chui xuan tian
12193 鼓唇咋舌 gǔ chún zǎ shé 同“鼓唇摇舌”。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GCZ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鼓唇弄舌、鼓唇摇舌、鼓舌摇唇 ./M3BhYw==.html gu chun za she
12200 鼓睛暴眼 gǔ jīng bào yǎn 眼睛突出的样子。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 GJB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眉清目秀 ./M3BlOA==.html gu jing bao yan
12210 鼓旗相当 gǔ qí xiāng dāng 同“旗鼓相当”。 《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GQX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旗鼓相当 天差地别 ./M3BrbQ==.html gu qi xiang dang
12211 鼓舌扬唇 gǔ shé yáng chún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GSY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BscQ==.html gu she yang chun
12212 鼓舌摇唇 gǔ shé yáo chún 同“鼓唇摇舌”。 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GSY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鼓唇摇舌、鼓唇咋舌、鼓唇摇舌 ./M3BtMA==.html gu she yao chun
12215 鼓衰力尽 gǔ shuāi lì jìn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 GSLJ 一般成语 ./M3BuNA==.html gu shuai li jin
12218 鼓吻奋爪 gǔ wěn fèn zhǎo 犹言张牙舞爪。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言下狼复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GWF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BvOA==.html gu wen fen zhao
12219 鼓吻弄舌 gǔ wěn nòng shé 鼓弄唇舌。 《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个枭鸟,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脚毛发森竖!” GWN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鼓唇弄舌 ./M3BvaQ==.html gu wen nong she
12221 鼓舞欢忻 gǔ wǔ huān xīn 同“欢欣鼓舞”。 GWHX 一般成语 ./M3BwMg==.html gu wu huan xin
12228 鼓眼努睛 gǔ yǎn nǔ jīng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你跟我来,有句话问你。’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 GYN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BzNA==.html gu yan nu jing
12376 鼓刀屠者 gǔ dāo tú zhě 鼓刀:动刀。宰杀牲畜的屠夫。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战国·楚·屈原《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GDT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Fpaw==.html gu dao tu zhe
12596 鼓噪四起 gǔ zào sì qǐ 鼓噪:鸣鼓喧哗。四面战鼓响起,声势浩大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以疑兵惊之。” GZS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TF4dw==.html gu zao si qi
12706 鼓盆之戚 gǔ pén zhī qī 旧指死了妻子。 先秦 庄周《庄子 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GPZQ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丧妻之痛 ./MTYxYw==.html gu pen zhi qi
12759 鼓角齐鸣 gǔ jiǎo qí míng 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GJQ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鼓乐齐鸣 ./MTc5cw==.html gu jiao qi ming
6295 鼎鼎有名 dǐng dǐng yǒu míng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DD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名闻遐迩 默默无闻、无声无息、碌碌无为 ./NXI4.html ding ding you ming
6296 鼎足而立 dǐng zú ér lì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DZE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三足鼎立、鼎足而三、相持不下、分庭抗礼 归于一统、合而为一、定于一尊 ./NXJp.html ding zu er li
6570 鼎鼎大名 dǐng dǐng dà míng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 DDD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赫赫有名、闻名遐尔、举世闻名、名扬天下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不见经传 ./d3Zt.html ding ding da ming
6571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DZ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鼎足而立 ./d3dn.html ding zu zhi shi
6573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DXG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推陈出新、涤故更新、破旧立新 因循守旧 ./d3hr.html ding xin ge gu
6574 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DZE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鼎足而立 ./d3k0.html ding zu er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