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18
|
札手舞脚
|
札
|
zhá shǒu wǔ jiǎo
|
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
明·无名氏《双林坐化》第一折:“好一个配猴儿日的,札手舞脚的,恰便似个活螃蟹。”
|
ZS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扎手舞脚
|
|
./NXljNA==.html
|
zha shou wu jiao
|
|
984
|
本乡本土
|
本
|
běn xiāng běn tǔ
|
土:乡土。本地或家乡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
BX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异国他乡
|
./MTIy.html
|
ben xiang ben tu
|
|
1335
|
本来面目
|
本
|
běn lái miàn mù
|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
BL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庐山真面目、真相大白
|
涂脂抹粉、乔装打扮
|
./ajc0.html
|
ben lai mian mu
|
|
1336
|
本末倒置
|
本
|
běn mò dào zhì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
BM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重倒置、舍本求末
|
以一持万、本末相顺
|
./ajdl.html
|
ben mo dao zhi
|
|
1337
|
本同末异
|
本
|
běn tóng mò yì
|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
|
BTM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同小异
|
天壤之别
|
./ajdv.html
|
ben tong mo yi
|
|
1338
|
本小利微
|
本
|
běn xiǎo lì wēi
|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
|
BXL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小本经营
|
|
./ajg4.html
|
ben xiao li wei
|
|
1339
|
本性难移
|
本
|
běn xìng nán yí
|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
BX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积习难改、我行我素、依然故我
|
染苍染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ajhp.html
|
ben xing nan yi
|
|
1700
|
本固邦宁
|
本
|
běn gù bāng níng
|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
BG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本固枝荣
|
|
./MzNrZQ==.html
|
ben gu bang ning
|
|
1701
|
本末源流
|
本
|
běn mò yuán liú
|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
BM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Nrbw==.html
|
ben mo yuan liu
|
|
1914
|
本位主义
|
本
|
běn wèi zhǔ yì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
BW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大公无私
|
./N2Qzdw==.html
|
ben wei zhu yi
|
|
1915
|
本盛末荣
|
本
|
běn shèng mò róng
|
本:指树根;末;指树梢;荣:草木茂盛。树根发达,枝叶才能繁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
|
汉·班固《泗水亭碑铭》:“源清流洁,本盛末荣。”
|
BSM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Q0Ng==.html
|
ben sheng mo rong
|
|
1916
|
本本主义
|
本
|
běn běn zhǔ yì
|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
B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教条主义
|
|
./N2Q0cQ==.html
|
ben ben zhu yi
|
|
1917
|
本本源源
|
本
|
běn běn yuán yuán
|
本本:根本;源源:源头。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从头至尾,抹角转弯,本本源源,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
|
BB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源源本本
|
|
./N2Q1MA==.html
|
ben ben yuan yuan
|
|
1918
|
本本分分
|
本
|
běn běn fèn fèn
|
守本分,不越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
|
BB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安分分
|
放浪形骸
|
./N2Q1YQ==.html
|
ben ben fen fen
|
|
2093
|
本相毕露
|
本
|
běn xiàng bì lù
|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
|
BX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原形毕露
|
深藏不露
|
./ajd5.html
|
ben xiang bi lu
|
|
3811
|
末路之难
|
末
|
mò lù zhī nán
|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
MLZ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IwMg==.html
|
mo lu zhi nan
|
|
4086
|
末大必折
|
末
|
mò dà bì shé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MD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vOA==.html
|
mo da bi she
|
|
4087
|
末大不掉
|
末
|
mò dà bù diào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
MD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尾大不掉
|
|
./NGVvaQ==.html
|
mo da bu diao
|
|
4095
|
末节细行
|
末
|
mò jié xì xíng
|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
|
M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yaw==.html
|
mo jie xi xing
|
|
4104
|
末路穷途
|
末
|
mò lù qióng tú
|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
MLQ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穷途末路
|
康庄大道
|
./NGV2cQ==.html
|
mo lu qiong tu
|
|
4529
|
末学肤受
|
末
|
mò xué fū shòu
|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
汉 张衡《东都赋》:“如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
MXF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肤浅末学
|
|
./MXNyNA==.html
|
mo xue fu shou
|
|
4644
|
末如之何
|
末
|
mò rú zhī hé
|
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
MRZ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4NA==.html
|
mo ru zhi he
|
|
26082
|
未定之天
|
未
|
wèi dìng zhī tiān
|
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
|
WDZ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板上钉钉、尘埃落定
|
./MmM3eQ==.html
|
wei ding zhi tian
|
|
26105
|
未雨绸缪
|
未
|
wèi yǔ chóu móu
|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
WY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
临渴掘井
|
./MmNxdQ==.html
|
wei yu chou mou
|
|
26167
|
未可厚非
|
未
|
wèi kě hòu fēi
|
不可过分指责。指虽有缺点但仍可原谅。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
|
WK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非议
|
一无是处
|
./MmR1YQ==.html
|
wei ke hou fei
|
|
26174
|
未老先衰
|
未
|
wèi lǎo xiān shuāi
|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
唐 白居易《叹发落》诗:“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
WL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当益壮
|
老当益壮
|
./MmR3cw==.html
|
wei lao xian shuai
|
|
26270
|
未能免俗
|
未
|
wèi néng miǎn sú
|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
WNM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超凡入圣
|
./MmZndw==.html
|
wei neng mian su
|
|
26309
|
未了公案
|
未
|
wèi liǎo gōng àn
|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
WLG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盖棺论定
|
./Mmdkbw==.html
|
wei liao gong an
|
|
26328
|
未卜先知
|
未
|
wèi bǔ xiān zhī
|
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这是一种迷信行为。形容有预见。卜:占卜;算卦。
|
元 无名氏《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三折:“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
WB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料事如神、先见之明
|
|
./Mmd3aw==.html
|
wei bu xian zhi
|
|
26400
|
未达一间
|
未
|
wèi dá yī jiān
|
谓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
汉·扬雄《法言·问神》:“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
|
WD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差无几
|
|
./NThzeQ==.html
|
wei da yi jian
|
|
26410
|
未竟之志
|
未
|
wèi jìng zhī zhì
|
没有完成的志向。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却深望这个儿子,完我未竟之志。”
|
WJ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壮志未酬
|
|
./NTkwNg==.html
|
wei jing zhi zhi
|
|
26425
|
未为不可
|
未
|
wèi wéi bù kě
|
不是不可以。委婉地肯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各位所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
|
WW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llYw==.html
|
wei wei bu ke
|
|
26658
|
未与人接
|
未
|
wei yu ren jie
|
和社会上的人没什么交往。
|
|
WYRJ
|
一般成语
|
|
|
|
./MmZzdQ==.html
|
wei yu ren jie
|
|
26746
|
未风先雨
|
未
|
wèi fēng xiān yǔ
|
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晓道什么?只管胡言乱语!那见得我不会做生意,弄坏了事,要你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婆子家晓道什么?只管胡言乱语!那见得我不会做生意,弄坏了事,要你未风先雨。”...
|
WF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2Zw==.html
|
wei feng xian yu
|
|
26748
|
未敢苟同
|
未
|
wèi gǎn gǒu tóng
|
不敢随便同意
|
|
WGG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h3aw==.html
|
wei gan gou tong
|
|
26762
|
未明求衣
|
未
|
wèi míng qiú yī
|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
WM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宵衣旰食、起早贪黑
|
|
./NTk1Ng==.html
|
wei ming qiu yi
|
|
26781
|
未形之患
|
未
|
wèi xíng zhī huàn
|
尚未显露的祸患。
|
宋·苏舜钦《谘目》:“不如先取为备,可以建事立功,消未形之患。”
|
WX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lobw==.html
|
wei xing zhi huan
|
|
26785
|
未知万一
|
未
|
wèi zhī wàn yī
|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
宋·洪迈《夷坚乙志·张锐医》:“世之庸医,学方书未知万一,自以为足,吁!可惧哉。”
|
WZ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lsYQ==.html
|
wei zhi wan yi
|
|
26789
|
未足轻重
|
未
|
wèi zú qīng zhòng
|
谓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杨·京考官被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杨廉亦至南礼部尚书,溢文格,则言官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杨·京考官被劾》:“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杨廉亦至南礼部尚书,溢文格,则言官白简,亦未足轻重。”...
|
WZ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足轻重
|
|
./NTltZQ==.html
|
wei zu qing zhong
|
|
27106
|
未足为道
|
未
|
wèi zú wéi dào
|
足:值得。不值得一提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长髭旷禅师法嗣》:“若与他作对,即是心境两法能所双行,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长髭旷禅师法嗣》:“若与他作对,即是心境两法能所双行,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未足为道。”...
|
WZW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值一提
|
|
./NzhpYw==.html
|
wei zu wei dao
|
|
27107
|
未知所措
|
未
|
wèi zhī suǒ cuò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WZ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所措
|
|
./NzhpbQ==.html
|
wei zhi suo cuo
|
|
27325
|
未艾方兴
|
未
|
wèi ài fāng xīng
|
方兴未艾。谓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
清·陈炽《议院》:“英人创之于前,德国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
WAF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方兴未艾
|
|
./NThxcQ==.html
|
wei ai fang xing
|
|
27329
|
未成一篑
|
未
|
wèi chéng yī kuì
|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WCYK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功亏一篑
|
|
./NThzNA==.html
|
wei cheng yi kui
|
|
27332
|
未焚徙薪
|
未
|
wèi fén xǐ xīn
|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
|
WFX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曲突徙薪
|
|
./NTh1bQ==.html
|
wei fen xi xin
|
|
27345
|
未识一丁
|
未
|
wèi shí yī dīng
|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WSYD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
|
./NTliYQ==.html
|
wei shi yi ding
|
|
3396
|
木石心肠
|
木
|
mù shí xīn cháng
|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
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
MS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石心肠
|
心慈面软
|
./Zmxv.html
|
mu shi xin chang
|
|
3397
|
木头木脑
|
木
|
mù tóu mù nǎo
|
形容呆板、迟钝
|
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
MTM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呆头呆脑
|
聪明伶俐
|
./Zmx5.html
|
mu tou mu nao
|
|
3465
|
木雕泥塑
|
木
|
mù diāo ní sù
|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
MDN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泥塑木雕
|
|
./MXFoNg==.html
|
mu diao ni su
|
|
3514
|
木已成舟
|
木
|
mù yǐ chéng zhōu
|
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
|
MY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覆水难收
|
变幻莫测
|
./MXJrbQ==.html
|
mu yi cheng zhou
|
|
3839
|
木鸡养到
|
木
|
mù jī yǎng dào
|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MJYD
|
一般成语
|
|
|
|
./MXVqaw==.html
|
mu ji yang 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