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63
|
求名夺利
|
求
|
qiú míng duó lì
|
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
明·沈受先《三元记·空归》:“求名夺利夸得意,胜似状元及第。”
|
QM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名求利
|
|
./NHBjbw==.html
|
qiu ming duo li
|
|
17564
|
求生害仁
|
求
|
qiú shēng hài rén
|
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QSH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生害义
|
杀身成仁
|
./NHBkaQ==.html
|
qiu sheng hai ren
|
|
17566
|
求贤如渴
|
求
|
qiú xián rú kě
|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
QXR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贤若渴
|
妒贤嫉能
|
./NHBlYw==.html
|
qiu xian ru ke
|
|
17567
|
求益反损
|
求
|
qiú yì fǎn sǔn
|
为了得到好处,反而招来祸害。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趣》:“不唯坏此一句,并下句亦减气味,所谓求益反损。”
|
QY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与愿违
|
乞浆得酒
|
./NHBldw==.html
|
qiu yi fan sun
|
|
17568
|
求知若渴
|
求
|
qiú zhī ruò kě
|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
|
QZRK
|
一般成语
|
|
|
|
./NHBmZw==.html
|
qiu zhi ruo ke
|
|
17693
|
求道于盲
|
求
|
qiú dào yú máng
|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QD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问道于盲
|
|
./NmYxOA==.html
|
qiu dao yu mang
|
|
17808
|
求新立异
|
求
|
qiú xīn lì yì
|
立:竖立。追求新奇,以显示与众不同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众美人亦因炀帝留心裙带,便个个求新立异蛊惑他,博片刻之欢。”
|
QX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
|
循规蹈矩
|
./N3JjeQ==.html
|
qiu xin li yi
|
|
17809
|
求贤用士
|
求
|
qiú xián yòng shì
|
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师父出去。”
|
QX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贤下士
|
|
./N3JkOA==.html
|
qiu xian yong shi
|
|
17810
|
求死不得
|
求
|
qiú sǐ bù dé
|
得:能够。想死也不能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0卷:“璞流汗惊惧,因成疮疾,遍身有疮,皆有口及舌,日夜楚痛,求死不得。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0卷:“璞流汗惊惧,因成疮疾,遍身有疮,皆有口及舌,日夜楚痛,求死不得。”...
|
QS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求生不能
|
./N3JkaQ==.html
|
qiu si bu de
|
|
17811
|
求生害义
|
求
|
qiú shēng hài yì
|
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
《晋书·孝愍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
QSH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求生害仁
|
|
./N3Jkcw==.html
|
qiu sheng hai yi
|
|
17812
|
求容取媚
|
求
|
qiú róng qǔ mèi
|
媚:谄媚。谄媚讨好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
QRQ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意取容
|
|
./N3JmcQ==.html
|
qiu rong qu mei
|
|
17813
|
求荣卖国
|
求
|
qiú róng mài guó
|
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
QRM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卖国求荣、卖国求利
|
赤心报国
|
./N3JnMA==.html
|
qiu rong mai guo
|
|
17814
|
求签问卜
|
求
|
qiú qiān wèn bǔ
|
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又常闻得官府要拿他家属,又不知生死存亡,求签问卜,越望越不回来。”
|
QQ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神问卜
|
|
./N3JnYQ==.html
|
qiu qian wen bu
|
|
17815
|
求其友声
|
求
|
qiú qí yǒu shēng
|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QQ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Jnaw==.html
|
qiu qi you sheng
|
|
25547
|
永不磨灭
|
永
|
yǒng bù mó miè
|
永远不会消灭。常指光辉事迹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
郭沫若《创造者》:“你们是永不磨灭的太阳,永远高照着时间的大海。”
|
YB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永垂不朽
|
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
./NXM4eQ==.html
|
yong bu mo mie
|
|
25548
|
永垂不朽
|
永
|
yǒng chuí bù xiǔ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
YCB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垂青史、永不磨灭
|
遗臭万年
|
./NXM5aQ==.html
|
yong chui bu xiu
|
|
25549
|
永垂青史
|
永
|
yǒng chuí qīng shǐ
|
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
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
YC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百世
|
遗臭万年
|
./NXM5cw==.html
|
yong chui qing shi
|
|
25555
|
永生永世
|
永
|
yǒng shēng yǒng shì
|
永远。
|
曹禺《人的悲剧》:“我现在就给你命名——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
|
YS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NmbQ==.html
|
yong sheng yong shi
|
|
25556
|
永无宁日
|
永
|
yǒng wú níng rì
|
永远没有安宁的翌日,指社会不安
|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
YWN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NpNA==.html
|
yong wu ning ri
|
|
25558
|
永无止境
|
永
|
yǒng wú zhǐ jìng
|
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
茅盾《秦岭之夜》:“秦岭上还有积雪,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无止境似的。”
|
YW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学无止境、地久天长
|
浅尝辄止
|
./NXNpbw==.html
|
yong wu zhi jing
|
|
25565
|
永志不忘
|
永
|
yǒng zhì bù wàng
|
永远记住,不遗忘。
|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
YZ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NtMA==.html
|
yong zhi bu wang
|
|
25776
|
永垂千古
|
永
|
yǒng chuí qiān gǔ
|
垂:流传后世。永远流传于后世
|
《一次难忘的航行》:“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秦岭雄峰,气贯长虹,永垂千古。”
|
YCQ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永垂不朽
|
遗臭万年
|
./NzhhMA==.html
|
yong chui qian gu
|
|
23211
|
水磨工夫
|
水
|
shuǐ mó gōng fū
|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SMG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磨穿铁砚
|
粗枝大叶、操之过急
|
./MjNocw==.html
|
shui mo gong fu
|
|
23325
|
水色山光
|
水
|
shuǐ sè shān guāng
|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SS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湖光山色、水光山色
|
|
./MjVnMg==.html
|
shui se shan guang
|
|
23365
|
水中捞月
|
水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
SZ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竹篮打水、徒劳无益
|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
./MjV5ZQ==.html
|
shui zhong lao yue
|
|
23460
|
水来土掩
|
水
|
shuǐ lái tǔ yǎn
|
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
|
元 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SL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针锋相对
|
|
./MjdlMg==.html
|
shui lai tu yan
|
|
23466
|
水涨船高
|
水
|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
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
SZ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随事迁
|
一成不变
|
./MjdpOA==.html
|
shui zhang chuan gao
|
|
23471
|
水落石出
|
水
|
shuǐ luò shí chū
|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SL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相大白、原形毕露
|
匿影藏形
|
./MjdrcQ==.html
|
shui luo shi chu
|
|
23472
|
水土不服
|
水
|
shuǐ tǔ bù fú
|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
ST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服水土、水土不伏
|
|
./MjdsYQ==.html
|
shui tu bu fu
|
|
23474
|
水深火热
|
水
|
shuǐ shēn huǒ rè
|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SSH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水火之中、民不聊生
|
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
./MjdvbQ==.html
|
shui shen huo re
|
|
23492
|
水清无鱼
|
水
|
shuǐ qīng wú yú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
SQ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至清则无鱼
|
|
./Mjd5bQ==.html
|
shui qing wu yu
|
|
23493
|
水泄不通
|
水
|
shuǐ xiè bù tōng
|
泄:泄漏。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佛事门中,风行草偃。”
|
SX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雨不透、人山人海
|
畅通无阻、四通八达
|
./Mjd5dw==.html
|
shui xie bu tong
|
|
23506
|
水木清华
|
水
|
shuǐ mù qīng huá
|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
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SM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石清华
|
|
./Mjg4bQ==.html
|
shui mu qing hua
|
|
23524
|
水火无交
|
水
|
shuǐ huǒ wú jiāo
|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
《隋书 循吏传 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
SHW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清正廉明
|
贪污腐化
|
./Mjhudw==.html
|
shui huo wu jiao
|
|
23528
|
水火之中
|
水
|
shuǐ huǒ zhī zhōng
|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
SH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难之中,水深火热
|
|
./Mjhwaw==.html
|
shui huo zhi zhong
|
|
23539
|
水晶灯笼
|
水
|
shuǐ jīng dēng lóng
|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
宋 范镇《东斋记事补遗》:“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晶灯笼。”
|
SJ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h6dQ==.html
|
shui jing deng long
|
|
23542
|
水天一色
|
水
|
shuǐ tiān yī sè
|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ST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kzcQ==.html
|
shui tian yi se
|
|
23548
|
水秀山明
|
水
|
shuǐ xiù shān míng
|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SX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明水秀
|
|
./Mjk2cw==.html
|
shui xiu shan ming
|
|
23563
|
水乳交融
|
水
|
shuǐ rǔ jiāo róng
|
融:融洽;乳:奶汁。水和奶溶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或意气相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从前虽是亲热究有男女之分,此时则水乳交融矣。”
|
SR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
格格不入、若即若离
|
./MjlxOA==.html
|
shui ru jiao rong
|
|
23572
|
水底捞针
|
水
|
shuǐ dǐ lāo zhēn
|
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
SD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底捞针
|
|
./Mjl6ZQ==.html
|
shui di lao zhen
|
|
23584
|
水滴石穿
|
水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SD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绳锯木断
|
虎头蛇尾
|
./MmE1cw==.html
|
shui di shi chuan
|
|
23586
|
水性杨花
|
水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
SX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搔首弄姿
|
冰清玉洁、忠贞不渝
|
./MmE3cQ==.html
|
shui xing yang hua
|
|
23856
|
水到渠成
|
水
|
shuǐ dào qú chéng
|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
宋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
SD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理成章、瓜熟蒂落
|
功败垂成
|
./NTE3dw==.html
|
shui dao qu cheng
|
|
23857
|
水到鱼行
|
水
|
shuǐ dào yú xíng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
SD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E4Ng==.html
|
shui dao yu xing
|
|
23858
|
水火无情
|
水
|
shuǐ huǒ wú qíng
|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
SH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Fhbw==.html
|
shui huo wu qing
|
|
23859
|
水落归漕
|
水
|
shuǐ luò guī cáo
|
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
SLG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落归槽
|
|
./NTFkcQ==.html
|
shui luo gui cao
|
|
23860
|
水漫金山
|
水
|
shuǐ màn jīn shān
|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 马头调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 马头调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 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
SM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满金山
|
|
./NTFlMA==.html
|
shui man jin shan
|
|
23861
|
水满金山
|
水
|
shuǐ mǎn jīn shān
|
见“水漫金山”。
|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
SM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漫金山
|
|
./NTFlYQ==.html
|
shui man jin shan
|
|
23862
|
水中捉月
|
水
|
shui zhong zhuo yue
|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
SZ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水中捞月
|
|
./NTFqaw==.html
|
shui zhong zhuo yue
|
|
24011
|
水月镜像
|
水
|
shuǐ yuè jìng xiàng
|
水中月,镜中像。指一切虚幻的影像。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
唐·裴休《唐赐紫方大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 唐·裴休《唐赐紫方大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
SY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月镜花
|
|
./NzJmNg==.html
|
shui yue jing x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