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14
|
狰狞可畏
|
狰
|
zhēng níng kě wèi
|
狰狞:状貌凶恶。状貌凶恶,让人畏惧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鹰虎神》:“郡城东岳庙,在南郭大门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鹰虎神,狰狞可畏。”
|
ZNK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ZsdQ==.html
|
zheng ning ke wei
|
|
24147
|
狮子搏兔
|
狮
|
shī zǐ bó tù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SZ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丝不苟
|
|
./ODl1OA==.html
|
shi zi bo tu
|
|
24148
|
狮威胜虎
|
狮
|
shī wēi shèng hǔ
|
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
|
SW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河东狮吼
|
|
./ODl1aQ==.html
|
shi wei sheng hu
|
|
24149
|
狮虎当道
|
狮
|
shī hǔ dāng dào
|
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
|
S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狼当道
|
|
./ODl1cw==.html
|
shi hu dang dao
|
|
17888
|
狭路相逢
|
狭
|
xiá lù xiāng féng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
|
XL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冤家路窄、仇人相见
|
康庄大道
|
./MmU4Ng==.html
|
xia lu xiang feng
|
|
6298
|
独出心裁
|
独
|
dú chū xīn cái
|
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
DCX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步人后尘
|
./NXNt.html
|
du chu xin cai
|
|
6299
|
独来独往
|
独
|
dú lái dú wǎng
|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
明 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
DL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往独来
|
|
./NXN3.html
|
du lai du wang
|
|
6300
|
独立王国
|
独
|
dú lì wáng guó
|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
DL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由王国
|
|
./NXQ2.html
|
du li wang guo
|
|
6301
|
独立自主
|
独
|
dú lì zì zhǔ
|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
DL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
仰人鼻息、身不由己、寄人篱下
|
./NXRn.html
|
du li zi zhu
|
|
6614
|
独霸一方
|
独
|
dú bà yī fāng
|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
DB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占鳌头、横行霸道
|
|
./eG84.html
|
du ba yi fang
|
|
6615
|
独辟蹊径
|
独
|
dú pì xī jìng
|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
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
DP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
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
|
./eG9p.html
|
du pi xi jing
|
|
6616
|
独步当时
|
独
|
dú bú dāng shí
|
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
DB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盖世无双、独一无二、独步当世
|
比比皆是
|
./eG9z.html
|
du bu dang shi
|
|
6617
|
独当一面
|
独
|
dú dāng yī miàn
|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
DD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俯仰由人、仰人鼻息
|
./eHFn.html
|
du dang yi mian
|
|
6618
|
独到之处
|
独
|
dú dào zhī chù
|
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
DD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与众不同
|
|
./eHFx.html
|
du dao zhi chu
|
|
6619
|
独断独行
|
独
|
dú duàn dú xíng
|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
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
DDD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专行、独行其是
|
群策群力
|
./eHJh.html
|
du duan du xing
|
|
6620
|
独断专行
|
独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DDZ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独行、刚愎自用、专横跋扈
|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
./eHJr.html
|
du duan zhuan xing
|
|
6621
|
独夫民贼
|
独
|
dú fū mín zéi
|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
DFM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民贼独夫
|
|
./eHJ1.html
|
du fu min zei
|
|
6622
|
独具匠心
|
独
|
dú jù jiàng xīn
|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
DJ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鹦鹉学舌
|
./eHNv.html
|
du ju jiang xin
|
|
6623
|
独善其身
|
独
|
dú shàn qí shēn
|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D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
./eHUy.html
|
du shan qi shen
|
|
6624
|
独树一帜
|
独
|
dú shù yī zhì
|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
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DSY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别具一格、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匠心独运
|
如出一辙、蹈常袭故、步人后尘
|
./eHVj.html
|
du shu yi zhi
|
|
6625
|
独往独来
|
独
|
dú wǎng dú lái
|
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
庄周《庄子 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
DW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来独往
|
出双入对
|
./eHVt.html
|
du wang du lai
|
|
6626
|
独行其道
|
独
|
dú xíng qí dào
|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DX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行其是
|
|
./eHV3.html
|
du xing qi dao
|
|
6627
|
独行其是
|
独
|
dú xíng qí shì
|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
DX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断专行
|
民主集中
|
./eHY2.html
|
du xing qi shi
|
|
6628
|
独一无二
|
独
|
dú yī wú èr
|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
DYW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盖世无双、绝无仅有、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
平淡无奇、不足为奇、屡见不鲜
|
./eHZn.html
|
du yi wu er
|
|
6629
|
独占鳌头
|
独
|
dú zhàn áo tóu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
DZA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独一无二、无出其右
|
名落孙山
|
./eHdh.html
|
du zhan ao tou
|
|
6708
|
独揽大权
|
独
|
dú lǎn dà quán
|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
欧阳山《三家巷》:“不是我小弟看中这份官职,贪恋这份钱财,可总不能让那些赤化分子独揽大权,为所欲为。 欧阳山《三家巷》:“不是我小弟看中这份官职,贪恋这份钱财,可总不能让那些赤化分子独揽大权,为所欲为。”...
|
DLD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断专行
|
|
./M2hpYw==.html
|
du lan da quan
|
|
6747
|
独守空房
|
独
|
dú shǒu kōng fáng
|
独:独自;守:守候。独自居住在房子里
|
《古诗十九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
DS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同床共枕
|
./NnBhZQ==.html
|
du shou kong fang
|
|
6836
|
独门独户
|
独
|
dú mén dú hù
|
单独一家
|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我们独门独户的,就只这么一个靠得住的亲戚。”
|
DM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单门独户
|
|
./OGV0NA==.html
|
du men du hu
|
|
6837
|
独力难支
|
独
|
dú lì nán zhī
|
独:单独。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
明·郭勋《英烈传》第23回:“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思量独力难支,便开门冲阵逃走。”
|
DL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木难支
|
|
./OGV0eQ==.html
|
du li nan zhi
|
|
6838
|
独具一格
|
独
|
dú jù yī gé
|
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
|
D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具一格
|
千篇一律
|
./OGV1OA==.html
|
du ju yi ge
|
|
6839
|
独具慧眼
|
独
|
dú jù huì yǎn
|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
DJH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别具慧眼
|
|
./OGV1aQ==.html
|
du ju hui yan
|
|
6840
|
独裁专断
|
独
|
dú cái zhuān duàn
|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做出决定,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中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中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
|
DC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专行
|
|
./OGV2bQ==.html
|
du cai zhuan duan
|
|
6841
|
独臂将军
|
独
|
dú bì jiāng jūn
|
指孤立无援的人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
|
DBJ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断臂将军
|
|
./OGV2dw==.html
|
du bi jiang jun
|
|
6972
|
独步天下
|
独
|
dú bù tiān xià
|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
DB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一无二、无与伦比、超群出众
|
举目皆是、比比皆是
|
./eHAy.html
|
du bu tian xia
|
|
6973
|
独步一时
|
独
|
dú bù yī shí
|
独步:独一无二。形容当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
《宣和画谱 郭熙》第11卷:“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
DBY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独一无二、无与伦比、举世无双、超群绝伦
|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平淡无奇
|
./eHBj.html
|
du bu yi shi
|
|
6974
|
独出机杼
|
独
|
dú chū jī zhù
|
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
《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DCJZ
|
一般成语
|
|
|
|
./eHBt.html
|
du chu ji zhu
|
|
6975
|
独出己见
|
独
|
dú chū jǐ jiàn
|
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
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一回:“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去王府盗取盟单 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一回:“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去王府盗取盟单。”...
|
DC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得之见
|
人云亦云
|
./eHB3.html
|
du chu ji jian
|
|
6976
|
独得之见
|
独
|
dú dé zhī jiàn
|
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
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
DD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出己见
|
人云亦云
|
./eHIw.html
|
du de zhi jian
|
|
6977
|
独具只眼
|
独
|
dú jù zhī yǎn
|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DJZY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
|
一无所长、愚昧无知
|
./eHN5.html
|
du ju zhi yan
|
|
6978
|
独木难支
|
独
|
dú mù nán zhī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DM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不从心、孤掌难鸣、回天乏术
|
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回天之力
|
./eHRp.html
|
du mu nan zhi
|
|
6979
|
独清独醒
|
独
|
dúu qīng dú xǐng
|
独自清白,独自觉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DQ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醒独清
|
同流合污
|
./eHRz.html
|
duu qing du xing
|
|
6980
|
独有千秋
|
独
|
dú yòu qiān qiū
|
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古。
|
清·张履《学箴示诸生》:“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千秋,斯志必抗。”
|
DY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有千古
|
|
./eHcw.html
|
du you qian qiu
|
|
6981
|
独坐愁城
|
独
|
dú zuò chóu chéng
|
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
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
DZCC
|
一般成语
|
|
|
|
./eHdr.html
|
du zuo chou cheng
|
|
7030
|
独木不林
|
独
|
dú mù bù lín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汉 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DM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木不成林
|
|
./MzB0OA==.html
|
du mu bu lin
|
|
7431
|
独出新裁
|
独
|
dú chū xīn cái
|
犹独出心裁。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二:“松江提督张云翼以公侯世职,而《严滩》一首,独出新裁。”
|
DC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出心裁
|
步人后尘
|
./M2hmaw==.html
|
du chu xin cai
|
|
7432
|
独胆英雄
|
独
|
dú dǎn yīng xióng
|
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
|
DD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hmdQ==.html
|
du dan ying xiong
|
|
7444
|
独善吾身
|
独
|
dú shàn wú shēn
|
同“独善其身”。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善吾身!”
|
DS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善其身、独善一身
|
|
./M2hsZQ==.html
|
du shan wu shen
|
|
7445
|
独善一身
|
独
|
dú shàn yī shēn
|
同“独善其身”。
|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
DS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善吾身、独善其身
|
|
./M2hsbw==.html
|
du shan yi shen
|
|
7447
|
独是独非
|
独
|
dú shì dú fēi
|
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
DSD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专行
|
|
./M2htOA==.html
|
du shi du fei
|
|
7453
|
独行独断
|
独
|
dú xíng dú duàn
|
同“独断独行”。
|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
DXD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专行
|
|
./M2hwYQ==.html
|
du xing du d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