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5
|
皮松骨痒
|
皮
|
pí sōng gǔ yǎng
|
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骨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
|
PS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EwOA==.html
|
pi song gu yang
|
|
2916
|
皮伤肉绽
|
皮
|
pí shāng ròu zhàn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伤势严重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
|
PSR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皮开肉绽、皮开肉破
|
完好无损
|
./N2EwaQ==.html
|
pi shang rou zhan
|
|
2917
|
皮破血流
|
皮
|
pí pò xuè liú
|
形容伤势很重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饿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
PP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皮破肉烂
|
|
./N2ExMg==.html
|
pi po xue liu
|
|
2918
|
皮破肉烂
|
皮
|
pí pò ròu làn
|
形容伤势很重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
PP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皮开肉绽、皮破血流
|
|
./N2ExYw==.html
|
pi po rou lan
|
|
2919
|
皮里膜外
|
皮
|
pí lǐ mó wài
|
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
PLM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ExbQ==.html
|
pi li mo wai
|
|
3077
|
皮里春秋
|
皮
|
pí lǐ chūn qiū
|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晋书 褚裒传》:“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
PLC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皮里阳秋
|
|
./MXZ5bw==.html
|
pi li chun qiu
|
|
3096
|
皮里阳秋
|
皮
|
pí lǐ yáng qiū
|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
PLY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桑骂槐、委婉曲折
|
说一不二、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
./MXdwMg==.html
|
pi li yang qiu
|
|
13575
|
皓齿明眸
|
皓
|
hào chǐ míng móu
|
皓:洁白;眸:眼珠;也指眼睛。指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
唐 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安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
HC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聪明伶俐
|
|
./MThxMA==.html
|
hao chi ming mou
|
|
13681
|
皓齿蛾眉
|
皓
|
hào chǐ é méi
|
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 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
|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
HCE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蛾眉皓齿、皓齿娥眉
|
|
./MWFheQ==.html
|
hao chi e mei
|
|
14125
|
皓月千里
|
皓
|
hào yuè qiān lǐ
|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
HY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lpbQ==.html
|
hao yue qian li
|
|
14802
|
皓齿朱唇
|
皓
|
hào chǐ zhū chún
|
皓:白色的样子;朱:红色。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打扮粉妆玉琢,皓齿朱唇。”
|
HC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皓齿红唇
|
|
./OHhybQ==.html
|
hao chi zhu chun
|
|
14803
|
皓齿星眸
|
皓
|
hào chǐ xīng móu
|
皓:白的样子;眸:眼珠。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守着那皓齿星眸,争忍的虚白昼。”
|
HC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星眸皓齿
|
|
./OHhydw==.html
|
hao chi xing mou
|
|
14804
|
皓齿红唇
|
皓
|
hào chǐ hóng chún
|
皓:白色的样子。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那头是秀眉长眼,皓齿红唇;头发蓬松,正如青烟一样。”
|
HCH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皓齿朱唇
|
|
./OHhzZw==.html
|
hao chi hong chun
|
|
14865
|
皓首苍颜
|
皓
|
hào shǒu cāng yán
|
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
HSC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发苍颜
|
|
./MTd2Ng==.html
|
hao shou cang yan
|
|
14893
|
皓首穷经
|
皓
|
hào shǒu qióng jīng
|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
唐 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
HSQ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首穷经、学而不厌、老当益壮
|
|
./MTlkbQ==.html
|
hao shou qiong jing
|
|
15825
|
皎阳似火
|
皎
|
jiǎo yáng shì huǒ
|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
|
JYSH
|
一般成语
|
|
|
|
./MWZ0YQ==.html
|
jiao yang shi huo
|
|
11867
|
皈依佛法
|
皈
|
guī yī fó fǎ
|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
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
GY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皈依三宝
|
|
./OGVhcw==.html
|
gui yi fo fa
|
|
12511
|
皈依三宝
|
皈
|
guī yī sān bǎo
|
皈依:归顺,依附;三宝:指佛、法、僧。指信奉佛教,遵守戒律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身。”
|
GY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皈依佛门、皈依佛法
|
|
./OGVhaQ==.html
|
gui yi san bao
|
|
13717
|
皇天后土
|
皇
|
huáng tiān hòu tǔ
|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HT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神地祗
|
|
./MWFzNg==.html
|
huang tian hou tu
|
|
13836
|
皇亲国戚
|
皇
|
huáng qīn guó qì
|
皇帝的亲戚。比喻极有权势的人。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
|
HQG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官厚禄、公卿大臣、达官贵人
|
平民百姓、芸芸众生、贩夫走卒
|
./MWQyNA==.html
|
huang qin guo qi
|
|
14741
|
皇天有眼
|
皇
|
huáng tiān yǒu yǎn
|
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想皇天有眼,自作自受。”
|
HT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苍天有眼
|
皇天无老眼
|
./OGR2aQ==.html
|
huang tian you yan
|
|
15292
|
皆大欢喜
|
皆
|
jiē dà huān xǐ
|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
《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JD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欢天喜地、尽如人意
|
怨声载道、大失所望
|
./MWZybQ==.html
|
jie da huan xi
|
|
6832
|
的的确确
|
的
|
dí dí què què
|
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
DD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确确实实
|
|
./ODR6OA==.html
|
di di que que
|
|
7248
|
的一确二
|
的
|
dí yī què èr
|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
DYQ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确确实实
|
|
./M2ZhYw==.html
|
di yi que er
|
|
20367
|
皂白不分
|
皂
|
zào bái bù fēn
|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
ZB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是非不分、黑白不分、泾渭不分
|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
./MnZlOA==.html
|
zao bai bu fen
|
|
961
|
百不失一
|
百
|
bǎi bù shī yī
|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
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
BB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无一失、百不一爽
|
|
./c20=.html
|
bai bu shi yi
|
|
962
|
百尺竿头
|
百
|
bǎi chǐ gān tóu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
BC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丈竿头
|
|
./c3c=.html
|
bai chi gan tou
|
|
963
|
百二河山
|
百
|
bǎi èr hé shān
|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BE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二山河
|
|
./dDY=.html
|
bai er he shan
|
|
964
|
百二山河
|
百
|
bǎi èr shān hé
|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BE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二山川
|
|
./dGc=.html
|
bai er shan he
|
|
965
|
百废待兴
|
百
|
bǎi fèi dài xīng
|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
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
BF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废待举
|
百废俱兴
|
./dHE=.html
|
bai fei dai xing
|
|
966
|
百依百顺
|
百
|
bǎi yī bǎi shùn
|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BY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听计从、千随百顺、唯命是从
|
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毫不迁就
|
./dTA=.html
|
bai yi bai shun
|
|
967
|
百依百随
|
百
|
bǎi yī bǎi suí
|
形容什么都顺从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
|
BY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服服贴贴
|
|
./dWE=.html
|
bai yi bai sui
|
|
968
|
百丈竿头
|
百
|
bǎi zhàng gān tóu
|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BZ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尺竿头
|
|
./dWs=.html
|
bai zhang gan tou
|
|
1018
|
百花争妍
|
百
|
bǎi huā zhēng yán
|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
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
B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花似锦
|
残花败柳
|
./MWph.html
|
bai hua zheng yan
|
|
1019
|
百花争艳
|
百
|
bǎi huā zhēng yàn
|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
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
B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生气勃勃
|
百花凋零
|
./MWpr.html
|
bai hua zheng yan
|
|
1020
|
百年之后
|
百
|
bǎi nián zhī hòu
|
人的寿命少有超过百岁的;故以百岁为死的代称。死的讳称。
|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俺女儿百年之后,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去他张家坟里埋?”
|
BN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岁之后
|
转眼之间
|
./MWs0.html
|
bai nian zhi hou
|
|
1021
|
百世之师
|
百
|
bǎi shì zhī shī
|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
BS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世师
|
|
./MWt5.html
|
bai shi zhi shi
|
|
1022
|
百思莫解
|
百
|
bǎi sī mò jiě
|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
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莫解。”
|
BS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思不解
|
|
./MWxp.html
|
bai si mo jie
|
|
1023
|
百岁之好
|
百
|
bǎi suì zhī hǎo
|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
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
BS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年之好
|
|
./MWxz.html
|
bai sui zhi hao
|
|
1024
|
百无一成
|
百
|
bǎi wú yī chéng
|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
|
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
|
BW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事无成、百无所成
|
功成名就
|
./MW1j.html
|
bai wu yi cheng
|
|
1025
|
百无一是
|
百
|
bǎi wú yī shì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
BW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无一用、一无可取、一无是处
|
超凡入圣、完美无缺
|
./MW1t.html
|
bai wu yi shi
|
|
1026
|
百依百从
|
百
|
bǎi yī bǎi cóng
|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
杨纤如《伞》:“讨厌他过于粗暴鲁莽,常办错事,喜爱他忠实听话,百依百从。”
|
BY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百依百随
|
我行我素
|
./MW13.html
|
bai yi bai cong
|
|
1215
|
百般刁难
|
百
|
bǎi bān diāo nàn
|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
BB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故意刁难
|
与人方便
|
./aGp5.html
|
bai ban diao nan
|
|
1216
|
百般奉承
|
百
|
bǎi bān fèng chéng
|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
元 关汉卿《金线池》:“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 元 关汉卿《金线池》:“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
BB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百般刁难
|
./aGs4.html
|
bai ban feng cheng
|
|
1217
|
百弊丛生
|
百
|
bǎi bì cóng shēng
|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梁启超《政治学学理摭言》:“则以智慧程度未达于大多数,而欲幸福之程度进于大多数,未有不百弊丛生,而贻 梁启超《政治学学理摭言》:“则以智慧程度未达于大多数,而欲幸福之程度进于大多数,未有不百弊丛生,而贻反对之徒以口实者也。”...
|
BB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Gtp.html
|
bai bi cong sheng
|
|
1218
|
百步穿杨
|
百
|
bǎi bù chuān yáng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
BB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杨射柳、百发百中
|
无的放矢
|
./aGwy.html
|
bai bu chuan yang
|
|
1219
|
百川归海
|
百
|
bǎi chuān guī hǎi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
BC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势所趋、众望所盼
|
四分五裂、众叛亲离
|
./aGxt.html
|
bai chuan gui hai
|
|
1220
|
百代文宗
|
百
|
bǎi dài wén zōng
|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
BD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G1n.html
|
bai dai wen zong
|
|
1221
|
百读不厌
|
百
|
bǎi dú bù yàn
|
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
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B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闻不厌、手不释卷
|
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
./aG1x.html
|
bai du bu yan
|
|
1222
|
百端待举
|
百
|
bǎi duān dài jǔ
|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
|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
BD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废待举、千头万绪
|
井井有条、百废待兴
|
./aG5h.html
|
bai duan dai j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