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4259 舍己从人 shě jǐ cóng rén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SJC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舍己就人 ./MjRjbQ==.html she ji cong ren
24304 舍近务远 shě jìn wù yuǎn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 SJW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舍近谋远、舍近求远、舍近即远 ./MzBoMA==.html she jin wu yuan
24460 舍近即远 shě jìn jí yuǎn 见“舍近务远”。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杜牧注:“易其居,去安从危,迂其途,舍近即远。” SJJ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舍近谋远、舍近务远、舍近求远 ./NHY2eQ==.html she jin ji yuan
24463 舍身为国 shě shēn wéi guó 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SSWG 一般成语 ./NHY4Yw==.html she shen wei guo
23186 舌剑唇枪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SJ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唇枪舌剑 ./MjJ6Ng==.html she jian chun qiang
23691 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SZ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HZibw==.html she zhan qun ru
24256 舌锋如火 shé fēng rú huǒ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SFR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jQ2cw==.html she feng ru huo
24271 舌挢不下 shé jiǎo bù xià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SJB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jVtZw==.html she jiao bu xia
24459 舌尖口快 shé jiān kǒu kuài 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SJK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伶牙俐齿、尖嘴快舌、舌尖嘴快 笨嘴拙舌 ./NHY2NA==.html she jian kou kuai
24462 舌桥不下 shé qiáo bù xià 形容惊讶的神态。 SQBX 一般成语 ./NHY4Mg==.html she qiao bu xia
21271 致远任重 zhì yuǎn rèn zhàng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墨子 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ZYR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任重致远 ./NjF2Yw==.html zhi yuan ren zhang
20237 至死不变 zhì sǐ bù biàn 至:到。到死都不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ZS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成不变、始终不渝、死不改悔 反复无常 ./MnRheQ==.html zhi si bu bian
20277 至大至刚 zhì dà zhì gāng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ZD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nUwaQ==.html zhi da zhi gang
20336 至高无上 zhì gāo wú shàng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ZG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高高在上、无出其右、登峰造极 等而下之 ./MnV3Ng==.html zhi gao wu shang
20382 至理名言 zhì lǐ míng yán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ZL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金玉良言、良药苦口 奇谈怪论、无知妄说、无稽之谈 ./MnZtdQ==.html zhi li ming yan
20427 至死不悟 zhì sǐ bù wù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ZSB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Mnc5bQ==.html zhi si bu wu
20459 至亲骨肉 zhì qīn gǔ ròu 至亲:关系最近的亲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最亲近的亲属。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ZQG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亲好友 ./MndvbQ==.html zhi qin gu rou
20669 至亲好友 zhì qīn hǎo yǒu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朋友。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就中有引礼赞礼的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 ... ZQ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爱亲朋 对头冤家 ./NjFidw==.html zhi qin hao you
20673 至善至美 zhì shàn zhì měi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 ... ZS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十全十美 ./NjFndw==.html zhi shan zhi mei
20677 至死不渝 zhì sǐ bù yú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ZS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死不悟、始终不渝、死心塌地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随风转舵 ./NjFrcw==.html zhi si bu yu
20853 至死不屈 zhì sǐ bù qū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ZS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N2VucQ==.html zhi si bu qu
20854 至关重要 zhì guān zhòng yào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ZG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N2VxOA==.html zhi guan zhong yao
20855 至公无私 zhì gōng wú sī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ZG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公无私、至公无我 损公肥私 ./N2Vxcw==.html zhi gong wu si
21201 至诚高节 zhì chéng gāo jié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ZCGJ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NjBsaQ==.html zhi cheng gao jie
21251 至圣先师 zhì shèng xiān shī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礼记 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 ... ZSXS 一般成语 ./NjFpMA==.html zhi sheng xian shi
21257 至死靡它 zhì sǐ mǐ tā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诗经 墉风 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ZSMT 一般成语 ./NjFsdw==.html zhi si mi ta
21279 至尊至贵 zhì zūn zhì guì 至:极。极其尊贵。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 ... ZZZ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IxNg==.html zhi zun zhi gui
21952 臭不可闻 chòu bù kě wén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CBK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臭不可当 ./cXhn.html chou bu ke wen
21953 臭名远扬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CMY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臭不可当 驰名中外、名扬四海 ./cXhx.html chou ming yuan yang
21954 臭名昭著 chòu míng zhāo zhù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CM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大名鼎鼎、赫赫有名 ./cXkw.html chou ming zhao zhu
21955 臭味相投 chòu wèi xiāng tóu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 宋 牟献《木兰花慢》:“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CWX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沆瀣一气、同气相求、狼狈为奸 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cXlr.html chou wei xiang tou
22747 臭名昭彰 chòu míng zhāo zhāng 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 CM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臭名昭著 ./M2FnZw==.html chou ming zhao zhang
22748 臭名昭着 chòu míng zhāo zhe 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CMZZ 一般成语 ./M2FncQ==.html chou ming zhao zhe
20305 自行其是 zì xíng qí shì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ZXQ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自以为是 谦虚谨慎、随波逐流 ./MnVndw==.html zi xing qi shi
20311 自不量力 zì bù liàng lì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ZBL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蚍蜉憾树、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MnVpdQ==.html zi bu liang li
20339 自高自大 zì gāo zì dà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ZG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MnV4aw==.html zi gao zi da
20353 自相残杀 zì xiāng cán shā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ZX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同室操戈、煮豆燃萁、自相鱼肉 同仇敌忾、同舟共济、戮力同心 ./MnY2Ng==.html zi xiang can sha
20354 自顾不暇 zì gù bù xiá 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顾:照顾;暇:空闲)。多指无法照顾别人。 《晋书 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耶!” ZG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身难保、明哲保身 助人为乐、慷慨解囊、救死扶伤 ./MnY3YQ==.html zi gu bu xia
20366 自得其乐 zì dé qí lè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ZD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悠闲自得、逍遥自在、悠哉游哉 自找苦吃、自作自受、忧天悯人 ./MnZkNA==.html zi de qi le
20371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ZZ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 嫁祸于人 ./MnZmYw==.html zi zuo zi shou
20398 自立门户 zì lì mén hù 自己独立成为一户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独立出来;另搞一套。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ZLM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各自为政、自食其力、独立自主 打成一片、一统天下、合而为一 ./MnZzeQ==.html zi li men hu
20404 自坏长城 zì huài cháng chéng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南史·檀道济传》:“乃坏汝万里长城。” ZHC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毁长城 ./MnZ3YQ==.html zi huai chang cheng
20412 自我陶醉 zì wǒ táo zuì 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陶醉: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侠(渐渐激昂起来,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我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姜太公还 ... ZWT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鸣得意、自得其乐、沾沾自喜 若有所失、自惭形秽 ./Mncybw==.html zi wo tao zui
20417 自食其言 zì shí qí yán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ZS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食言而肥、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言为定 ./Mnc1Ng==.html zi shi qi yan
20419 自欺欺人 zì qī qī rén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ZQQ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掩耳盗铃、掩人耳目 实事求是 ./Mnc1cQ==.html zi qi qi ren
20421 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ZY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 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 ./Mnc2YQ==.html zi yi wei shi
20448 自我解嘲 zì wǒ jiě cháo 掩饰、开脱自己被人嘲笑的事。 郁彦《闽西一老人》:“居然没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说:‘年轻人,可别火气太盛!你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 ZWJ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作聪明 ./MndqYw==.html zi wo jie chao
20449 自圆其说 zì yuán qí shuō 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周全。形容不露破绽。圆:使圆满;说:观点;论点。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踌躇了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 ... ZY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MndqbQ==.html zi yuan qi shuo
20454 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ZCX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自愧不如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Mndsaw==.html zi can xing hui
20472 自求多福 zì qiú duō fú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ZQD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nd3eQ==.html zi qiu duo 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