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2
|
若涉渊水
|
若
|
ruò shè yuān shuǐ
|
比喻处境艰险。
|
《书 大诰》:“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腾攸济。”
|
RS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若涉渊冰
|
|
./NmZ6bw==.html
|
ruo she yuan shui
|
|
19953
|
若释重负
|
若
|
ruò shì zhòng fù
|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
《旧唐书 高祖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
|
RS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释重负
|
|
./NmZ6eQ==.html
|
ruo shi zhong fu
|
|
19954
|
若隐若显
|
若
|
ruò yǐn ruò xiǎn
|
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
宋 赵佶《宣和画谱 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 宋 赵佶《宣和画谱 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
RYRX
|
一般成语
|
|
|
|
./NmcwOA==.html
|
ruo yin ruo xian
|
|
19955
|
若有所丧
|
若
|
ruò yǒu suǒ sàng
|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
《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
|
RY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若有所亡、若有所失
|
|
./Nmcwcw==.html
|
ruo you suo sang
|
|
19991
|
若出一辙
|
若
|
ruò chū yī zhé
|
辙:车辙。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
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盖其相两朝,再罢相,乃累洪氏二兄弟,先后若出一辙,可笑如此。”
|
RC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出一辙、若出一轨
|
|
./ODBjYQ==.html
|
ruo chu yi zhe
|
|
19992
|
若出一轨
|
若
|
ruò chū yī guǐ
|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
清·陈田《序》:“嘉靖之季,以诗名者有后七子,李王为之冠,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 清·陈田《序》:“嘉靖之季,以诗名者有后七子,李王为之冠,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
|
RC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若出一辙、如出一辙
|
|
./ODBjaw==.html
|
ruo chu yi gui
|
|
20031
|
若敖鬼馁
|
若
|
ruò áo guǐ něi
|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
《左传·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
RAG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Bzaw==.html
|
ruo ao gui nei
|
|
20144
|
若敖之鬼
|
若
|
ruò áo zhī guǐ
|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
《左传 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
|
RAZ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Z3dw==.html
|
ruo ao zhi gui
|
|
20145
|
若崩厥角
|
若
|
ruò bēng jué jiǎo
|
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
《书 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
RBJ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Z4Ng==.html
|
ruo beng jue jiao
|
|
20146
|
若不胜衣
|
若
|
ruò bù shèng yī
|
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
|
《淮南子 氾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 《淮南子 氾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而将不能,恐失之,可谓能子矣。”...
|
RBS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不胜衣
|
|
./NmZ4Zw==.html
|
ruo bu sheng yi
|
|
20147
|
若合符节
|
若
|
ruò hé fú jié
|
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
《孟子 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RHF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Z4cQ==.html
|
ruo he fu jie
|
|
11472
|
苟且偷安
|
苟
|
gǒu qiě tōu ān
|
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
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
GQTA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因循苟且
|
发愤图强、高瞻远瞩
|
./MTVtMg==.html
|
gou qie tou an
|
|
11473
|
苟且偷生
|
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
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
GQT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全性命、苟延残喘、因循苟且
|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铮铮铁骨
|
./MTVtYw==.html
|
gou qie tou sheng
|
|
11486
|
苟安一隅
|
苟
|
gǒu ān yī yú
|
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 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
GA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且偷安
|
|
./MTVzZw==.html
|
gou an yi yu
|
|
11527
|
苟全性命
|
苟
|
gǒu quán xìng mìng
|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GQX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且偷生
|
|
./MTZiMg==.html
|
gou quan xing ming
|
|
11599
|
苟延残喘
|
苟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
GY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苟且偷生、苟全性命
|
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
./MTdmbQ==.html
|
gou yan can chuan
|
|
11948
|
苟合取容
|
苟
|
gǒu hé qǔ ān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
GHQA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刚正不阿
|
./MTVscw==.html
|
gou he qu an
|
|
11949
|
苟且之心
|
苟
|
gǒu qiě zhī xīn
|
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
GQ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VtbQ==.html
|
gou qie zhi xin
|
|
12496
|
苟延一息
|
苟
|
gǒu yán yī xī
|
苟延:苟且延续;息: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
|
GYY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延残息、苟延残喘、苟留残喘
|
|
./ODQ2Mg==.html
|
gou yan yi xi
|
|
12497
|
苟且因循
|
苟
|
gǒu qiě yīn xún
|
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
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 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
GQ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因循苟且
|
|
./ODQ2Yw==.html
|
gou qie yin xun
|
|
12498
|
苟且行止
|
苟
|
gǒu qiě xíng zhǐ
|
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行为
|
|
GQX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Q2bQ==.html
|
gou qie xing zhi
|
|
12906
|
苛捐杂税
|
苛
|
kē juān zá shuì
|
苛:苛细、繁重;杂:多种多样的。指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压榨劳动人民而强行征收的苛细繁重的捐税。
|
郭沫若《天地玄黄 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 郭沫若《天地玄黄 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
K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敲骨吸髓、敲诈勒索、横征暴敛
|
|
./MWw3cQ==.html
|
ke juan za shui
|
|
13235
|
苛政猛虎
|
苛
|
kē zhèng měng hǔ
|
苛政:残暴地统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
续范亭《老妇行》:“军阀盗贼真可恶!苛政猛虎向谁诉?”
|
KZM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苛政猛于虎
|
|
./ODI5cQ==.html
|
ke zheng meng hu
|
|
4451
|
苗而不秀
|
苗
|
miáo ér bù xiù
|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MEB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开花结果
|
./ZmRt.html
|
miao er bu xiu
|
|
21646
|
苍白无力
|
苍
|
cāng bái wú lì
|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
CB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掷地有声
|
./Mzg0.html
|
cang bai wu li
|
|
21795
|
苍翠欲滴
|
苍
|
cāng cuì yù dī
|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CC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葱翠欲滴
|
|
./bnp3.html
|
cang cui yu di
|
|
21796
|
苍蝇见血
|
苍
|
cāng yíng jiàn xuě
|
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
CYJ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钱眼开
|
|
./bzFh.html
|
cang ying jian xue
|
|
22224
|
苍蝇碰壁
|
苍
|
cāng yíng pèng bì
|
壁:墙壁。比喻坏人走投无路,处处失败
|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
|
CYP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四面碰壁
|
|
./N3ZqOA==.html
|
cang ying peng bi
|
|
22283
|
苍髯如戟
|
苍
|
cāng rán rú jǐ
|
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
唐 李延寿《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眉如戟,何无丈夫意?”
|
CR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须髯如戟
|
白面书生
|
./Mzh5.html
|
cang ran ru ji
|
|
22316
|
苍黄翻复
|
苍
|
cāng huáng fān fù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CHFF
|
一般成语
|
|
|
|
./bzA2.html
|
cang huang fan fu
|
|
22317
|
苍生涂炭
|
苍
|
cāng shēng tú tàn
|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
CST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生灵涂炭
|
安居乐业
|
./bzBn.html
|
cang sheng tu tan
|
|
22318
|
苍松翠柏
|
苍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
CS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zBx.html
|
cang song cui bai
|
|
22319
|
苍颜白发
|
苍
|
cāng yán bái fà
|
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CY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发苍苍
|
绿鬓少年
|
./bzEw.html
|
cang yan bai fa
|
|
22490
|
苍黄反复
|
苍
|
cāng huáng fǎn fù
|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
|
CHFF
|
一般成语
|
|
|
|
./MzdhMA==.html
|
cang huang fan fu
|
|
22954
|
苍狗白云
|
苍
|
cāng gǒu bái yún
|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
CG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苍狗白衣
|
|
./NjhiYQ==.html
|
cang gou bai yun
|
|
22542
|
苌弘碧血
|
苌
|
cháng hóng bì xuě
|
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CH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苌弘化碧
|
|
./Mzd2ZQ==.html
|
chang hong bi xue
|
|
25666
|
芸芸众生
|
芸
|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
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识的人。芸芸:众多的样子。
|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Y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绸人广众、凡夫俗子
|
|
./NXhmYw==.html
|
yun yun zhong sheng
|
|
5311
|
芳年华月
|
芳
|
fāng nián huá yuè
|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
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
FN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BrZQ==.html
|
fang nian hua yue
|
|
5925
|
芳草鲜美
|
芳
|
fāng cǎo xiān měi
|
鲜美:鲜嫩美丽。芳草鲜嫩美丽
|
晋·陶潜《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FC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Ywdw==.html
|
fang cao xian mei
|
|
6122
|
芳兰竟体
|
芳
|
fāng lán jìng tǐ
|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
《南史 谢览传》:“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
FLJ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BrNA==.html
|
fang lan jing ti
|
|
13494
|
花红柳绿
|
花
|
huā hóng liǔ lǜ
|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HH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姹紫嫣红
|
|
./ODAy.html
|
hua hong liu lu
|
|
13495
|
花花绿绿
|
花
|
huā huā lǜ lǜ
|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后来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
金 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
HH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绚烂多彩
|
暗淡无光
|
./ODBj.html
|
hua hua lu lu
|
|
13563
|
花花世界
|
花
|
huā huā shì jiè
|
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世间。含贬义。
|
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
HH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灯红酒绿
|
天昏地暗
|
./MThqdw==.html
|
hua hua shi jie
|
|
13564
|
花香鸟语
|
花
|
huā xiāng niǎo yǔ
|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HX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鸟语花香
|
|
./MThrNg==.html
|
hua xiang niao yu
|
|
13622
|
花枝招展
|
花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
H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花似锦、姹紫嫣红、花团锦簇
|
朴实大方
|
./MTloOA==.html
|
hua zhi zhao zhan
|
|
13638
|
花样翻新
|
花
|
huā yàng fān xīn
|
从旧的式样中变化出新的花样来。
|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附录 姜葆初《用十五咸全韵》:“天吴柴凤绣垂缪,花样翻新新色嵌。”
|
HYF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
|
老调重弹、故技重演
|
./MTlvcQ==.html
|
hua yang fan xin
|
|
13648
|
花容月貌
|
花
|
huā róng yuè mào
|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HRY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国色天香、羞花闭月、倾城倾国
|
面目可憎、其貌不扬
|
./MTl2NA==.html
|
hua rong yue mao
|
|
13686
|
花里胡哨
|
花
|
huā lǐ hú shào
|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
HL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里胡梢
|
|
./MWFkZw==.html
|
hua li hu shao
|
|
13689
|
花团锦簇
|
花
|
huā tuán jǐn cù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
HT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姹紫嫣红、万紫千红
|
|
./MWFlaw==.html
|
hua tuan jin cu
|
|
13703
|
花言巧语
|
花
|
huā yán qiǎo yǔ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HY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口不一、甜言蜜语、巧舌如簧
|
肺腑之言、心口如一、由衷之言
|
./MWFrbw==.html
|
hua yan qiao 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