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66
|
衣衫褴褛
|
衣
|
yī shān lán lǚ
|
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YS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鹑衣百结、捉襟见肘、衣敝履穿、衣不蔽体、破衣烂衫
|
丰衣足食、腰缠万贯、衣冠楚楚
|
./Mno5ZQ==.html
|
yi shan lan lu
|
|
25372
|
衣冠禽兽
|
衣
|
yī guān qín shòu
|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
YG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
正人君子
|
./NW1rcw==.html
|
yi guan qin shou
|
|
25388
|
衣锦荣归
|
衣
|
yì jǐn róng guī
|
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 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友乡里炫耀。...
|
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
|
YJ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衣锦还乡、叶落归根、荣归故里
|
离乡背井
|
./NW4zZQ==.html
|
yi jin rong gui
|
|
25439
|
衣食住行
|
衣
|
yī shí zhù xíng
|
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
YS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9xaw==.html
|
yi shi zhu xing
|
|
25803
|
衣食饭碗
|
衣
|
yī shí fàn wǎn
|
比喻赖以生存的职业或技能等
|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只是俺这衣食饭碗,如何便割舍得。”
|
YS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czNA==.html
|
yi shi fan wan
|
|
25925
|
衣租食税
|
衣
|
yì zū shí shuì
|
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多少男人,衣租食税,及至事到临头,尚且如此。”
|
YZ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衣食税租
|
|
./Mm52eQ==.html
|
yi zu shi shui
|
|
13910
|
衡门深巷
|
衡
|
héng mén shēn xiàng
|
衡门;将木头横放作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简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
HM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N1eQ==.html
|
heng men shen xiang
|
|
14317
|
衡短论长
|
衡
|
héng duǎn lùn cháng
|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岂不诬哉?”...
|
HD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说长道短
|
|
./M3NybQ==.html
|
heng duan lun chang
|
|
14325
|
衡情酌理
|
衡
|
héng qíng zhuó lǐ
|
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
《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
|
HQ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衡情度理
|
|
./M3N3Mg==.html
|
heng qing zhuo li
|
|
14327
|
衡石程书
|
衡
|
héng shí chéng shū
|
见“衡石量书”。
|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近君子而远小人,虽不亲细务,大功可成;不然,虽衡石程书,卫士传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近君子而远小人,虽不亲细务,大功可成;不然,虽衡石程书,卫士传餐,亦无益也。”...
|
H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衡石量书、悬石程书
|
|
./M3N4Zw==.html
|
heng shi cheng shu
|
|
14913
|
衡阳雁断
|
衡
|
héng yáng yàn duàn
|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
明 高明《琵琶记 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
HYY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音信隔绝
|
|
./MTl1aw==.html
|
heng yang yan duan
|
|
15228
|
街头巷尾
|
街
|
jiē tóu xiàng wěi
|
指大街小巷。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
JT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MWVxeQ==.html
|
jie tou xiang wei
|
|
15308
|
街巷阡陌
|
街
|
jiē xiàng qiān mò
|
阡陌:小道。指大街小巷各个地方。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京师又聚会祀西王母,设祭于街巷阡陌。”
|
JX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MWcwOA==.html
|
jie xiang qian mo
|
|
15462
|
街谈巷议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ì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交头接耳
|
|
./MWl4OA==.html
|
jie tan xiang yi
|
|
15585
|
街坊邻里
|
街
|
jiē fāng lín lǐ
|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亦作“街坊四邻”。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他无过是指着收生老娘和街坊邻里做证见,我已都用银子买转了,这衙门以外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他无过是指着收生老娘和街坊邻里做证见,我已都用银子买转了,这衙门以外的事,不要你费心。”...
|
JF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坊四邻
|
|
./M3pnZw==.html
|
jie fang lin li
|
|
15588
|
街谈巷语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ǔ
|
见“街谈巷议”。
|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谚、街谭巷议、街谈巷议
|
|
./M3pxZw==.html
|
jie tan xiang yu
|
|
15665
|
街坊四邻
|
街
|
jiē fāng sì lín
|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
《春阿氏谋夫案》第六回:“街坊四邻,你们都听听。如今这年月,颠倒儿颠拉,媳妇是祖宗,婆婆是家奴,你们 《春阿氏谋夫案》第六回:“街坊四邻,你们都听听。如今这年月,颠倒儿颠拉,媳妇是祖宗,婆婆是家奴,你们给评评,是我昏瞆了,是她欺辱我。”...
|
JF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坊邻里
|
|
./NmN3aw==.html
|
jie fang si lin
|
|
15756
|
街头巷口
|
街
|
jiē tóu xiàng kǒu
|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
JT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底、巷尾街头
|
|
./OHhiOA==.html
|
jie tou xiang kou
|
|
15757
|
街坊邻居
|
街
|
jiē fāng lín jū
|
街坊:邻居。指邻居人家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JF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坊邻舍
|
|
./OHhjbQ==.html
|
jie fang lin ju
|
|
16142
|
街号巷哭
|
街
|
jiē hào xiàng kū
|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
晋·潘岳《马汧督诔》:“凡尔同围,心焉摧剥,扶老携幼,街号巷哭。”
|
JHX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3poaw==.html
|
jie hao xiang ku
|
|
16159
|
街谈巷说
|
街
|
jiē tán xiàng shuō
|
见“街谈巷议”。
|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
JT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市语、街谈巷谚、街谈巷议
|
|
./M3pwbQ==.html
|
jie tan xiang shuo
|
|
16160
|
街谈巷谚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àn
|
见“街谈巷议”。
|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
JT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说、街谈巷语、街谈巷议
|
|
./M3pwdw==.html
|
jie tan xiang yan
|
|
16163
|
街头巷底
|
街
|
jiē tóu xiàng dǐ
|
见“街头巷尾”。
|
刘大白《卖花女》诗:“杏花红了,梨花白了,街头巷底声声叫。”
|
JT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口、巷尾街头
|
|
./M3pyYQ==.html
|
jie tou xiang di
|
|
18180
|
衔尾相随
|
衔
|
xián wěi xiāng suí
|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
XW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衔尾相属
|
|
./Mmtmcw==.html
|
xian wei xiang sui
|
|
18301
|
衔环结草
|
衔
|
xián huán jié cǎo
|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
XHJ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结草衔环
|
忘恩负义
|
./NWRydQ==.html
|
xian huan jie cao
|
|
18722
|
衔悲茹恨
|
衔
|
xián bēi rú hèn
|
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
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 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
XBR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衔悲蓄恨
|
|
./NWRubw==.html
|
xian bei ru hen
|
|
18745
|
衔沙填海
|
衔
|
xián shā tián hǎi
|
犹言衔石填海。
|
明·何景明《送吕子迁右给事中》诗:“衔沙填海志,炼石补天情。”
|
XS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衔石填海、精卫填海
|
|
./NWR4NA==.html
|
xian sha tian hai
|
|
18749
|
衔石填海
|
衔
|
xián shí tián hǎi
|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XS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衔沙填海
|
|
./NWR5aQ==.html
|
xian shi tian hai
|
|
18763
|
衔玉贾石
|
衔
|
xián yù jiǎ shí
|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
|
XYJS
|
一般成语
|
|
|
|
./NWU2aw==.html
|
xian yu jia shi
|
|
18765
|
衔冤负屈
|
衔
|
xián yuān fù qū
|
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
XYF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负屈衔冤、负屈含冤
|
|
./NWU3ZQ==.html
|
xian yuan fu qu
|
|
19045
|
衔胆栖冰
|
衔
|
xián dǎn qī bīng
|
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
《晋书 刘元海载记》:“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
XDQ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pnbw==.html
|
xian dan qi bing
|
|
21485
|
衒玉求售
|
衒
|
zuì yù qiú shòu
|
见“衒玉自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
ZY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衒玉自售
|
|
./NjVxaQ==.html
|
zui yu qiu shou
|
|
21487
|
衒玉自售
|
衒
|
zuì yù zì shòu
|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
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
|
ZY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衒玉求售
|
|
./NjVyMg==.html
|
zui yu zi shou
|
|
13894
|
行家里手
|
行
|
háng jiā lǐ shǒu
|
精通这种业务的人。里手:内行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
HJ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途老马、大方之家
|
半路出家、一窍不通
|
./M3J4Yw==.html
|
hang jia li shou
|
|
14015
|
行伍出身
|
行
|
háng wǔ chū shēn
|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当兵出身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
HW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x5aQ==.html
|
hang wu chu shen
|
|
14248
|
行行蛇蚓
|
行
|
háng háng shé yǐn
|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
《晋书 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 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 《晋书 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 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
HHSY
|
一般成语
|
|
|
|
./M3J4Mg==.html
|
hang hang she yin
|
|
17946
|
行云流水
|
行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
XYL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
矫柔造作
|
./Mmc0OA==.html
|
xing yun liu shui
|
|
18113
|
行将就木
|
行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
XJ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枯木朽株、气息奄奄
|
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
./Mmoydw==.html
|
xing jiang jiu mu
|
|
18128
|
行动坐卧
|
行
|
xíng dòng zuò wò
|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
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
XD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举止
|
|
./MmphZQ==.html
|
xing dong zuo wo
|
|
18187
|
行若无事
|
行
|
xíng ruò wú shì
|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
XR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然自若、神色不惊
|
手忙脚乱、大惊小怪
|
./MmtpdQ==.html
|
xing ruo wu shi
|
|
18191
|
行尸走肉
|
行
|
xíng shī zǒu ròu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XSZ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
虽死犹生
|
./Mmtvbw==.html
|
xing shi zou rou
|
|
18218
|
行之有效
|
行
|
xíng zhī yǒu xiào
|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XZY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
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
./Mmw2cQ==.html
|
xing zhi you xiao
|
|
18372
|
行成于思
|
行
|
xíng chéng yú sī
|
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
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XC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dscw==.html
|
xing cheng yu si
|
|
18384
|
行色匆匆
|
行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
XS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仆仆、行色仓皇
|
无所事事、悠哉游哉
|
./NWd5MA==.html
|
xing se cong cong
|
|
18503
|
行走如飞
|
行
|
xíng zǒu rú fēi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九卷:“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高视阔步,行走如飞。”
|
XZR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步如飞、行步如风
|
|
./N2gwcQ==.html
|
xing zou ru fei
|
|
18504
|
行迹可疑
|
行
|
xíng jì kě yí
|
|
|
XJ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g3bw==.html
|
xing ji ke yi
|
|
18916
|
行不副言
|
行
|
xíng bù fù yán
|
谓言行不一。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
XB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不一
|
言行一致
|
./NWdrNA==.html
|
xing bu fu yan
|
|
18917
|
行不苟合
|
行
|
xíng bù gǒu hé
|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
XB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不苟容
|
人云亦云
|
./NWdrZQ==.html
|
xing bu gou he
|
|
18918
|
行不履危
|
行
|
xíng bù lǚ wēi
|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
XBL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drbw==.html
|
xing bu lu wei
|
|
18919
|
行不逾方
|
行
|
xíng bù yú fāng
|
谓行动不逾越法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
XB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不由径
|
|
./NWdsOA==.html
|
xing bu yu f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