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1
|
遍地开花
|
遍
|
biàn dì kāi huā
|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
BD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齐放、推而广之、层出不穷
|
一花独秀
|
./anky.html
|
bian di kai hua
|
|
1382
|
遍体鳞伤
|
遍
|
biàn tǐ lín shāng
|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
BT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皮开肉绽、体无完肤
|
完好无损
|
./anlj.html
|
bian ti lin shang
|
|
1383
|
彪形大汉
|
彪
|
biāo xíng dà hàn
|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
BX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
|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
|
./ano2.html
|
biao xing da han
|
|
1384
|
标同伐异
|
标
|
biāo tóng fá yì
|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
BT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党同伐异
|
|
./anpn.html
|
biao tong fa yi
|
|
1385
|
表里如一
|
表
|
biǎo lǐ rú yī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
BL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
|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
./azAw.html
|
biao li ru yi
|
|
1386
|
表里为奸
|
表
|
biǎo lǐ wéi jiān
|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
BL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狼狈为奸
|
|
./azB1.html
|
biao li wei jian
|
|
1387
|
表面文章
|
表
|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
BM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表面功夫
|
|
./azE0.html
|
biao mian wen zhang
|
|
1388
|
别出心裁
|
别
|
bié chū xīn cái
|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
明 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
BC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开生面、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与众不同
|
千篇一律、鹦鹉学舌、如法炮制
|
./azI4.html
|
bie chu xin cai
|
|
1389
|
别具匠心
|
别
|
bié jù jiàng xīn
|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
BJ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独辟蹊径
|
拾人牙慧、老生常谈、平淡无奇
|
./azMy.html
|
bie ju jiang xin
|
|
1390
|
别具一格
|
别
|
bié jù yī gé
|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
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B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
|
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依样葫芦
|
./azNj.html
|
bie ju yi ge
|
|
1391
|
别开生面
|
别
|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
B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一新、别具一格
|
规行矩步、千篇一律
|
./azN3.html
|
bie kai sheng mian
|
|
1392
|
别有洞天
|
别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
BY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天地
|
|
./azRn.html
|
bie you dong tian
|
|
1393
|
别有风味
|
别
|
bié yǒu fēng wèi
|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
BY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方风味、家乡风味、别饶风趣
|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
./azVh.html
|
bie you feng wei
|
|
1394
|
别有天地
|
别
|
bié yǒu tiān dì
|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BYT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洞天、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
索然寡味
|
./azVr.html
|
bie you tian di
|
|
1395
|
别有用心
|
别
|
bié yǒu yòng xīn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
BY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心叵测、包藏祸心、心怀叵测
|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
./azV1.html
|
bie you yong xin
|
|
1396
|
宾客如云
|
宾
|
bīn kè rú yún
|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
BK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客盈门
|
|
./azY0.html
|
bin ke ru yun
|
|
1397
|
宾至如归
|
宾
|
bīn zhì rú guī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
BZR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亲如家人、满腔热情、无微不至
|
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
./azZl.html
|
bin zhi ru gui
|
|
1398
|
彬彬有礼
|
彬
|
bīn bīn yǒu lǐ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BBY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
./azZv.html
|
bin bin you li
|
|
1399
|
冰寒于水
|
冰
|
bīng hán yú shuǐ
|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BH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青胜于蓝
|
|
./azc4.html
|
bing han yu shui
|
|
1400
|
冰清玉洁
|
冰
|
bīng qīng yù jié
|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BQ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冰清玉润
|
浅尝辄止
|
./azht.html
|
bing qing yu jie
|
|
1401
|
冰清玉润
|
冰
|
bīng qīng yù rùn
|
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
BQY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冰清玉洁
|
|
./azh3.html
|
bing qing yu run
|
|
1402
|
冰天雪地
|
冰
|
bīng tiān xuě dì
|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
BT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寒地冻、千里冰封
|
冰雪消融、大地回春
|
./a2Ew.html
|
bing tian xue di
|
|
1403
|
冰消瓦解
|
冰
|
bīng xiāo wǎ jiě
|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
BX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
重起炉灶、东山再起
|
./a2Fr.html
|
bing xiao wa jie
|
|
1404
|
兵不血刃
|
兵
|
bīng bù xuè rèn
|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BBX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战而胜、所向披靡
|
血流成河、血流飘杵
|
./a2Jl.html
|
bing bu xue ren
|
|
1405
|
兵不厌诈
|
兵
|
bīng bù yàn zhà
|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
BB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不厌权
|
先礼后兵
|
./a2Jv.html
|
bing bu yan zha
|
|
1406
|
兵多将广
|
兵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
BD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多势众
|
兵微将寡
|
./a2Np.html
|
bing duo jiang guang
|
|
1407
|
兵贵神速
|
兵
|
bīng guì shén sù
|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
BG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速战速决、事不宜迟
|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
./a2Qy.html
|
bing gui shen su
|
|
1408
|
兵临城下
|
兵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
BL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万火急、燃眉之急
|
安如泰山、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
./a2Rt.html
|
bing lin cheng xia
|
|
1409
|
兵戎相见
|
兵
|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
BR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兵相见
|
|
./a2U2.html
|
bing rong xiang jian
|
|
1410
|
兵微将寡
|
兵
|
bīng wēi jiàng guǎ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
BW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将寡兵微
|
兵多将广
|
./a2Vn.html
|
bing wei jiang gua
|
|
1411
|
兵荒马乱
|
兵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BH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鸡犬不宁、兵慌马乱
|
太平盛世、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
./a2Vx.html
|
bing huang ma luan
|
|
1412
|
兵连祸结
|
兵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BL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荒马乱、内忧外患、天下大乱
|
安居乐业、物阜民丰、国泰民安
|
./a2Zh.html
|
bing lian huo jie
|
|
1413
|
兵强马壮
|
兵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BQ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举世无双
|
势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
./a2Zr.html
|
bing qiang ma zhuang
|
|
1414
|
秉公办理
|
秉
|
bǐng gōng bàn lǐ
|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
BG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正无私
|
营私舞弊
|
./a2c0.html
|
bing gong ban li
|
|
1415
|
秉烛待旦
|
秉
|
bǐng zhú dài dàn
|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
B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以待旦
|
|
./a2dv.html
|
bing zhu dai dan
|
|
1416
|
秉烛夜游
|
秉
|
bǐng zhú yè yóu
|
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BZ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及时行乐、炳烛夜游
|
彻夜苦读
|
./a2d5.html
|
bing zhu ye you
|
|
1417
|
并蒂芙蓉
|
并
|
bìng dì fú róng
|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唐 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
BD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芙蓉并蒂
|
|
./a2g4.html
|
bing di fu rong
|
|
1418
|
并驾齐驱
|
并
|
bìng jià qí qū
|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
BJ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肩前进、齐头并进
|
背道而驰、迥然不同
|
./a2hp.html
|
bing jia qi qu
|
|
1419
|
病病歪歪
|
病
|
bìng bìng wāi wāi
|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
BB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病病殃殃
|
|
./a2lt.html
|
bing bing wai wai
|
|
1420
|
病从口入
|
病
|
bìng cóng kǒu rù
|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BCK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病由口入
|
|
./a2l3.html
|
bing cong kou ru
|
|
1421
|
病魔缠身
|
病
|
bìng mó chán shēn
|
指长期患病。
|
《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
BM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疾病缠身
|
|
./a2sw.html
|
bing mo chan shen
|
|
1422
|
拨乱反正
|
拨
|
bō luàn fǎn zhèng
|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
BL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拨云见天、旋转乾坤
|
离经背道、每况愈下
|
./a2th.html
|
bo luan fan zheng
|
|
1423
|
病入膏肓
|
病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
BRG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命危浅、行将就木
|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
./a2xv.html
|
bing ru gao huang
|
|
1424
|
拨云见日
|
拨
|
bō yún jiàn rì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BY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落石出
|
|
./a204.html
|
bo yun jian ri
|
|
1425
|
波澜壮阔
|
波
|
bō lán zhuàng kuò
|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
BLZ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
一潭死水
|
./a21p.html
|
bo lan zhuang kuo
|
|
1426
|
波涛汹涌
|
波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
B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波涛滚滚
|
|
./a21z.html
|
bo tao xiong yong
|
|
1427
|
伯乐相马
|
伯
|
bó lè xiàng mǎ
|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
BL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伯乐选马
|
|
./a29n.html
|
bo le xiang ma
|
|
1428
|
勃然变色
|
勃
|
bó rán biàn sè
|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
BR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勃然大怒
|
转嗔为喜
|
./a3Bh.html
|
bo ran bian se
|
|
1429
|
勃然大怒
|
勃
|
bó rán dà nù
|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BR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
和颜悦色
|
./a3Br.html
|
bo ran da nu
|
|
1430
|
博采众长
|
博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BC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思广益
|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a3E0.html
|
bo cai zhong c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