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25
|
三冬二夏
|
三
|
sān dōng èr xià
|
犹言三两年。
|
|
SDEX
|
一般成语
|
|
|
|
./NHQwbQ==.html
|
san dong er xia
|
|
24326
|
三风十愆
|
三
|
sān fēng shí qiān
|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
|
SFSQ
|
一般成语
|
|
|
|
./NHQxcQ==.html
|
san feng shi qian
|
|
24327
|
三复白圭
|
三
|
sān fù bái guī
|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
SFBG
|
一般成语
|
|
|
|
./NHQyMA==.html
|
san fu bai gui
|
|
24328
|
三夫之言
|
三
|
sān fū zhī yán
|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
SF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夫之对
|
|
./NHQyaw==.html
|
san fu zhi yan
|
|
24329
|
三顾草庐
|
三
|
sān gù cǎo lú
|
见“草庐三顾”。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
SG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顾茅庐
|
|
./NHQzZQ==.html
|
san gu cao lu
|
|
24330
|
三好两歹
|
三
|
sān hǎo liǎng dǎi
|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
|
SH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好两歉
|
|
./NHQ0OA==.html
|
san hao liang dai
|
|
24331
|
三环五扣
|
三
|
sān huán wǔ kòu
|
形容捆绑结实。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
SHW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Q1Mg==.html
|
san huan wu kou
|
|
24332
|
三回九转
|
三
|
sān huí jiǔ zhuǎn
|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
SH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番五次
|
|
./NHQ1bQ==.html
|
san hui jiu zhuan
|
|
24333
|
三回五次
|
三
|
sān huí wǔ cì
|
多次。
|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是何道理?”
|
SH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番五次
|
|
./NHQ1dw==.html
|
san hui wu ci
|
|
24334
|
三魂出窍
|
三
|
sān hún chū qiào
|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
|
SHCQ
|
一般成语
|
|
|
|
./NHQ2Ng==.html
|
san hun chu qiao
|
|
24335
|
三荤五厌
|
三
|
sān hūn wǔ yàn
|
泛指荤腥食物。
|
|
SHWY
|
一般成语
|
|
|
|
./NHQ2Zw==.html
|
san hun wu yan
|
|
24336
|
三饥两饱
|
三
|
sān jī liǎng bǎo
|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野夫长短句》:“跛子一生别无路,展手教,化三饥两饱。回视云汉,聊以自诳元神。”
|
SJ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Q2cQ==.html
|
san ji liang bao
|
|
24337
|
三谏之义
|
三
|
sān jiàn zhī yì
|
《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 《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
SJ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Q3YQ==.html
|
san jian zhi yi
|
|
24338
|
三江七泽
|
三
|
sān jiāng qī zé
|
泛指江河湖泽。
|
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
SJ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江五湖
|
|
./NHQ3aw==.html
|
san jiang qi ze
|
|
24339
|
三江五湖
|
三
|
sān jiāng wǔ hú
|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
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
SJW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江七泽
|
|
./NHQ3dQ==.html
|
san jiang wu hu
|
|
24340
|
三街两市
|
三
|
sān jiē liǎng shì
|
泛称各街市。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着酒肉朋友串哄。”
|
SJ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街六市、三街六巷
|
|
./NHQ4ZQ==.html
|
san jie liang shi
|
|
24341
|
三节两寿
|
三
|
sān jié liǎng shòu
|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
SJLS
|
一般成语
|
|
|
|
./NHQ4bw==.html
|
san jie liang shou
|
|
24342
|
三街六市
|
三
|
sān jiē liù shì
|
同“三街两市”。
|
《荡寇志》第七十五回:“虽有三街六市,出门便被纱兜儿厮蒙着脸,真是讨厌。”
|
SJ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街两市、三街六巷
|
|
./NHQ4eQ==.html
|
san jie liu shi
|
|
24343
|
三老四少
|
三
|
sān lǎo sì shǎo
|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
|
SLSS
|
一般成语
|
|
|
|
./NHQ5OA==.html
|
san lao si shao
|
|
24344
|
三沐三熏
|
三
|
sān mù sān xūn
|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
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
SM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熏三沐、三衅三浴、三浴三熏
|
敷衍了事
|
./NHRhMg==.html
|
san mu san xun
|
|
24345
|
三臡八菹
|
三
|
sān ní bā zū
|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
|
SNBZ
|
一般成语
|
|
|
|
./NHRhYw==.html
|
san ni ba zu
|
|
24346
|
三婆两嫂
|
三
|
sān pó liǎng sǎo
|
犹言三妻四妾。
|
|
SPLS
|
一般成语
|
|
|
|
./NHRhdw==.html
|
san po liang sao
|
|
24347
|
三期贤佞
|
三
|
sān qī xián nìng
|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 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
SQXN
|
一般成语
|
|
|
|
./NHRiNg==.html
|
san qi xian ning
|
|
24348
|
三亲四眷
|
三
|
sān qīn sì juàn
|
见“三亲六眷”。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
|
SQ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亲六眷
|
|
./NHRjYQ==.html
|
san qin si juan
|
|
24349
|
三清四白
|
三
|
sān qīng sì bái
|
谓非常清白。
|
|
SQSB
|
一般成语
|
|
|
|
./NHRjaw==.html
|
san qing si bai
|
|
24350
|
三求四告
|
三
|
sān qiú sì gào
|
再三求告。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
|
SQ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jdQ==.html
|
san qiu si gao
|
|
24351
|
三拳二脚
|
三
|
sān quán èr jiǎo
|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
|
SQEJ
|
一般成语
|
|
|
|
./NHRkNA==.html
|
san quan er jiao
|
|
24352
|
三日新妇
|
三
|
sān rì xīn fù
|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
《梁书·曹景宗传》:“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 《梁书·曹景宗传》:“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
SR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kZQ==.html
|
san ri xin fu
|
|
24353
|
三三四四
|
三
|
sān sān sì sì
|
犹言三三两两。
|
汉·王延寿《梦赋》:“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足旁)而历僻。”
|
SS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三五五、三三两两
|
|
./NHRkbw==.html
|
san san si si
|
|
24354
|
三尸五鬼
|
三
|
sān shī wǔ guǐ
|
比喻奸佞之臣。
|
|
SSWG
|
一般成语
|
|
|
|
./NHRlcw==.html
|
san shi wu gui
|
|
24355
|
三兽渡河
|
三
|
sān shòu dù hé
|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 三种菩提品》:“善男子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 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
SSDH
|
一般成语
|
|
|
|
./NHRmMg==.html
|
san shou du he
|
|
24356
|
三首六臂
|
三
|
sān shǒu liù bì
|
同“三头六臂”。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子牙见对营门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
SS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头六臂
|
一无所长
|
./NHRmYw==.html
|
san shou liu bi
|
|
24357
|
三头两日
|
三
|
sān tóu liǎng rì
|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
ST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oMA==.html
|
san tou liang ri
|
|
24358
|
三头六面
|
三
|
sān tóu liù miàn
|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
清·李渔《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
|
ST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oYQ==.html
|
san tou liu mian
|
|
24359
|
三头六证
|
三
|
sān tóu liù zhèng
|
众多的人证。
|
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三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
ST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oaw==.html
|
san tou liu zheng
|
|
24360
|
三吐三握
|
三
|
sān tǔ sān wò
|
《史记 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 《史记 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
《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 《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
STSW
|
一般成语
|
|
|
|
./NHRodQ==.html
|
san tu san wo
|
|
24361
|
三徙成都
|
三
|
sān xǐ chéng dōu
|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
|
SX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徙成国
|
|
./NHRpbw==.html
|
san xi cheng dou
|
|
24362
|
三写成乌
|
三
|
sān xiě chéng wū
|
同“三写易字”。
|
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 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
|
SXC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写易字
|
|
./NHRqOA==.html
|
san xie cheng wu
|
|
24363
|
三写易字
|
三
|
sān xiě yì zì
|
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
SX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写成乌
|
|
./NHRqaQ==.html
|
san xie yi zi
|
|
24364
|
三心两意
|
三
|
sān xīn liǎng yì
|
见“三心二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
SX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心二意、二意三心
|
专心致志
|
./NHRqcw==.html
|
san xin liang yi
|
|
24365
|
三言两句
|
三
|
sān yán liǎng jù
|
见“三言两语”。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两句,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
|
SY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言两语、三言二语、三言五语
|
长篇大论
|
./NHRrbQ==.html
|
san yan liang ju
|
|
24366
|
三阳交泰
|
三
|
sān yáng jiāo tai
|
见“三阳开泰”。
|
《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SYJT
|
一般成语
|
|
|
|
./NHRsNg==.html
|
san yang jiao tai
|
|
24367
|
三怨成府
|
三
|
sān yuàn chéng fǔ
|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
|
SYCF
|
一般成语
|
|
|
|
./NHRscQ==.html
|
san yuan cheng fu
|
|
24368
|
三灾六难
|
三
|
sān zāi liù nán
|
见“三灾八难”。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
SZL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灾八难、八难三灾
|
|
./NHRtMA==.html
|
san zai liu nan
|
|
24369
|
三贞五烈
|
三
|
sān zhēn wǔ liè
|
见“三贞九烈”。
|
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贞五烈,这不是太……”
|
SZ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贞九烈
|
|
./NHRtdQ==.html
|
san zhen wu lie
|
|
24370
|
丧胆游魂
|
丧
|
sàng dǎn yóu hún
|
丧:丧失;丧胆:形容恐惧到极点;游魂:魂游。魂魄飘荡无定。形容恐惧至极。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
SD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丧胆亡魂
|
|
./NHRuNA==.html
|
sang dan you hun
|
|
24371
|
桑户桊枢
|
桑
|
sāng hù juàn shū
|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
SHJS
|
一般成语
|
|
|
|
./NHRubw==.html
|
sang hu juan shu
|
|
24372
|
丧师辱国
|
丧
|
sàng shī rǔ guó
|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
SSR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wbQ==.html
|
sang shi ru guo
|
|
24373
|
桑榆之景
|
桑
|
sāng yú zhī jǐng
|
指晚年时光。
|
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
SY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桑榆末景
|
|
./NHRzZQ==.html
|
sang yu zhi jing
|
|
24374
|
扫地无遗
|
扫
|
sǎo dì wú yí
|
见“扫地无余”。
|
《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
|
SD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扫地无余、扫地俱尽
|
|
./NHR0OA==.html
|
sao di wu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