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3458 思前想后 sī qián xiǎng hòu 前:原因。思思前头;想想后头。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2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 ... SQ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左思右想 一往直前 ./MjdjNA==.html si qian xiang hou
23459 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SBL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你死我活、誓不两立 情投意合、亲密无间 ./Mjdkcw==.html shi bu liang li
23460 水来土掩 shuǐ lái tǔ yǎn 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 元 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SLT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针锋相对 ./MjdlMg==.html shui lai tu yan
23461 声价十倍 shēng jià shí bèi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这大人们伯乐一顾,便声价十倍,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 SJS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身价百倍、声价百倍 名誉扫地 ./MjdnYQ==.html sheng jia shi bei
23462 十年寒窗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SNH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十年窗下、十载寒窗 ./Mjdnaw==.html shi nian han chuang
23463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SZD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通达权变 ./MjdoNA==.html shou zhu dai tu
23464 树大招风 shù dà zhāo fēng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SD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众矢之的 不见经传、无名小卒 ./MjdoZQ==.html shu da zhao feng
23465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 ... SBZ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追本求源 ./MjdoeQ==.html she ben zhu mo
23466 水涨船高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SZC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随事迁 一成不变 ./MjdpOA==.html shui zhang chuan gao
23467 时不可失 shí bù kě shī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SBK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机不可失 ./Mjdpcw==.html shi bu ke shi
23468 视若无睹 shì ruò wú dǔ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SRW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亲眼目睹 ./MjdqYw==.html shi ruo wu du
23469 授人以柄 shòu rén yǐ bǐng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SRY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遗人口实、授柄于人 ./MjdrNg==.html shou ren yi bing
23470 盛衰荣辱 shèng shuāi róng rǔ 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SSR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drZw==.html sheng shuai rong ru
23471 水落石出 shuǐ luò shí chū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SL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真相大白、原形毕露 匿影藏形 ./MjdrcQ==.html shui luo shi chu
23472 水土不服 shuǐ tǔ bù fú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ST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服水土、水土不伏 ./MjdsYQ==.html shui tu bu fu
23473 适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SKE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得寸进尺 ./Mjdsaw==.html shi ke er zhi
23474 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SSH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水火之中、民不聊生 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MjdvbQ==.html shui shen huo re
23475 神通广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STG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三头六臂 梧鼠技穷、束手无策、雕虫小技 ./Mjdvdw==.html shen tong guang da
23476 孀妻弱子 shuāng qī ruò zǐ 寡妇和年幼的孤儿。 《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SQR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孤儿寡母 ./MjdwNg==.html shuang qi ruo zi
23477 顺藤摸瓜 shùn téng mō guā 摸:寻找。顺着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STM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顺藤摘瓜 缘木求鱼 ./MjdwcQ==.html shun teng mo gua
23478 手挥目送 shǒu huī mù sòng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 三国 魏 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SHM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得心应手 ./Mjdxaw==.html shou hui mu song
23479 手零脚碎 shǒu líng jiǎo suì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这都是崔通 ... SL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小偷小摸 手脚干净 ./MjdxdQ==.html shou ling jiao sui
23480 顺理成章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 SLC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Mjdybw==.html shun li cheng zhang
23481 绳之以法 shéng zhī yǐ fǎ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SZY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依法从事 逍遥法外 ./MjdzOA==.html sheng zhi yi fa
23482 斯文扫地 sī wén sǎo dì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SW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誉扫地、声名狼藉 显亲扬名 ./MjdzaQ==.html si wen sao di
23483 死不瞑目 sǐ bù míng mù 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SB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抱恨终天 心甘情愿、何乐不为 ./Mjdzcw==.html si bu ming mu
23484 驷马难追 sì mǎ nán zhuī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 ... SMN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驷不及舌 蜗行牛步、信口胡说、言而无信 ./Mjd0Yw==.html si ma nan zhui
23485 视为畏途 shì wéi wèi tú 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SWW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奋不顾身、视死如归 ./Mjd0dw==.html shi wei wei tu
23486 树碑立传 shù bēi lì zhuàn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SB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歌功颂德 口诛笔伐 ./Mjd1Ng==.html shu bei li zhuan
23487 守口如瓶 shǒu kǒu rú píng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SKR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讳莫如深、秘而不宣 信口开河、口若悬河 ./Mjd1Zw==.html shou kou ru ping
23488 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 ...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SXP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所向无敌、一往无前 强弩之末、畏缩不前 ./Mjd2MA==.html suo xiang pi mi
23489 生死存亡 shēng sǐ cún wáng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 SSC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生死攸关、生死关头 安然无恙、安如泰山 ./Mjd3ZQ==.html sheng si cun wang
23490 四海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SHS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下太平 四海鼎沸 ./Mjd3bw==.html si hai sheng ping
23491 事不宜迟 shù bù yí chí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SB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来日方长、旷日持久 ./Mjd4OA==.html shu bu yi chi
23492 水清无鱼 shuǐ qīng wú yú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SQ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至清则无鱼 ./Mjd5bQ==.html shui qing wu yu
23493 水泄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泄:泄漏。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佛事门中,风行草偃。” SXB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雨不透、人山人海 畅通无阻、四通八达 ./Mjd5dw==.html shui xie bu tong
23494 瞬息万变 shùn xī wàn biàn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万变:变化之多。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SXW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千变万化、风云变幻 一成不变、停滞不前 ./Mjd6Ng==.html shun xi wan bian
23495 拭目而待 shì mù ér dài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SME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拭目以待、拭目以俟 ./Mjd6Zw==.html shi mu er dai
23496 实至名归 shí zhì míng guī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SZM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归实至 ./Mjd6cQ==.html shi zhi ming gui
23497 食古不化 shí gǔ bù huà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SGB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泥古不化、墨守成规 推陈出新 ./Mjgwaw==.html shi gu bu hua
23498 食肉寝皮 shí ròu qǐn pí 吃他们的肉;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SRQ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恨之入骨 情深义重、一往情深 ./MjgwdQ==.html shi rou qin pi
23499 鼠凭社贵 shǔ píng shè guì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SPS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狐假虎威 ./Mjg1aw==.html shu ping she gui
23500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SJB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路不拾遗 贪得无厌、财迷心窍 ./Mjg2ZQ==.html shi jin bu mei
23501 舐皮论骨 shì pí lùn gǔ 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 ... SPL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g2bw==.html shi pi lun gu
23502 十生九死 shí shēng jiǔ sǐ 形容历尽艰险。 唐 韩愈《八月十五赠张功曹》诗:“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SS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九死一生 ./Mjg3OA==.html shi sheng jiu si
23503 手足重茧 shǒu zú chóng jiǎn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 SZC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手足胼胝 ./Mjg3cw==.html shou zu chong jian
23504 首尾相应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 ... SW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前呼后应 横冲直撞 ./Mjg4Mg==.html shou wei xiang ying
23505 师心自用 shī xīn zì yòng 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 SX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妄自尊大、好为人师 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Mjg4Yw==.html shi xin zi yong
23506 水木清华 shuǐ mù qīng huá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SMQ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石清华 ./Mjg4bQ==.html shui mu qing hua
23507 说嘴郎中 shuō zuǐ láng zhōng 比喻喜欢说空话、大话而没有本事的人。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来全是些靠不住的说嘴郎中!” SZ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g4dw==.html shuo zui lang 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