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62
|
劳逸结合
|
劳
|
láo yì jié hé
|
逸:原指安乐;安闲。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LY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劳有逸
|
|
./Y2Nx.html
|
lao yi jie he
|
|
9863
|
唠唠叨叨
|
唠
|
lāo lāo dāo dāo
|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 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LL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絮絮叨叨
|
干净利落
|
./Y2Qw.html
|
lao lao dao dao
|
|
9864
|
老泪纵横
|
老
|
lǎo lèi zòng héng
|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
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LLZ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满面泪痕、泪如雨下
|
笑逐颜开、眉开眼笑
|
./Y2R1.html
|
lao lei zong heng
|
|
9865
|
老王卖瓜
|
老
|
lǎo wáng mài guā
|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
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
LWM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王婆卖瓜
|
谦虚谨慎
|
./Y2Vv.html
|
lao wang mai gua
|
|
9866
|
礼仪之邦
|
礼
|
lǐ yí zhī bāng
|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
LY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友好邻邦
|
|
./Y2V5.html
|
li yi zhi bang
|
|
9867
|
理所必然
|
理
|
lǐ suǒ bì rán
|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
《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
LS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所当然
|
|
./Y2Y4.html
|
li suo bi ran
|
|
9868
|
理直气壮
|
理
|
lǐ zhí qì zhuàng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LZ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振振有词、义正言辞
|
强词夺理、理屈词穷
|
./Y2Zz.html
|
li zhi qi zhuang
|
|
9869
|
力倍功半
|
力
|
lì bèi gōng bàn
|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
LBG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倍功半
|
事半功倍
|
./Y2cy.html
|
li bei gong ban
|
|
9870
|
力所不及
|
力
|
lì suǒ bù jí
|
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
宋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
L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不能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
得心应手、力所能及、为所欲为
|
./Y2dj.html
|
li suo bu ji
|
|
9871
|
历历可见
|
历
|
lì lì kě jiàn
|
历历: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
宋 洪迈《夷坚甲志 郑邻再生》:“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
|
LL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历历可辨
|
|
./Y2d3.html
|
li li ke jian
|
|
9872
|
历历落落
|
历
|
lì lì luò luò
|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
LL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清楚楚
|
|
./Y2g2.html
|
li li luo luo
|
|
9873
|
历历在耳
|
历
|
lì lì zài ěr
|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
宋 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
LL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2hn.html
|
li li zai er
|
|
9874
|
立此存照
|
立
|
lì cǐ cún zhào
|
立:立下;此:这个;指字据或文书;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凭证。
|
孙犁《谈头条》:“他所写的《立此存照》等短文,刊物也真的把它们作为补白,作者编者,均不以此为忤。”
|
LC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此为证
|
空口无凭
|
./Y2hx.html
|
li ci cun zhao
|
|
9875
|
立身处世
|
立
|
lì shēn chǔ shì
|
立身:在社会上立脚;处世: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交往。在社会上自立;与世人交往相处。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际等活 立身:在社会上立脚;处世: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交往。在社会上自立;与世人交往相处。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际等活动。...
|
晋 无名氏《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夫乾坤覆载,以人为贵,立身处世,以礼仪为本。”
|
LS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人处世、人情世故
|
|
./Y2lh.html
|
li shen chu shi
|
|
9876
|
立时三刻
|
立
|
lì shí sān kè
|
立刻、马上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
LSS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拖拖拉拉
|
./Y2lr.html
|
li shi san ke
|
|
9877
|
立足之地
|
立
|
lì zú zhī dì
|
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
|
清 湘灵子《轩亭冤》:“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
LZ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营扎寨、立锥之地、安家落户
|
无处容身、无地自容
|
./Y2l1.html
|
li zu zhi di
|
|
9878
|
利齿能牙
|
利
|
lì chǐ néng yá
|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
LC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伶牙俐齿
|
笨嘴拙舌
|
./Y2o0.html
|
li chi neng ya
|
|
9879
|
例行差事
|
例
|
lì xíng chāi shì
|
指按照规定或惯例处理的公事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现在还要来查对一番,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例行差事罢了。”
|
LX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例行公事
|
|
./Y2pl.html
|
li xing chai shi
|
|
9880
|
俐齿伶牙
|
俐
|
lì chǐ líng yá
|
能说会道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
LCL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伶牙俐齿
|
笨嘴拙舌
|
./Y2pv.html
|
li chi ling ya
|
|
9881
|
怜贫恤老
|
怜
|
lián pín xù lǎo
|
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
LPX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怜贫惜老
|
|
./Y2p5.html
|
lian pin xu lao
|
|
9882
|
廉而不刿
|
廉
|
lián ér bù guì
|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廉而不刿,义也。”
|
LE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廉正宽厚
|
|
./Y2tp.html
|
lian er bu gui
|
|
9883
|
敛色屏气
|
敛
|
liǎn sè bǐng qì
|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
LS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敛声屏气
|
嬉皮笑脸
|
./Y2wy.html
|
lian se bing qi
|
|
9884
|
脸红耳赤
|
脸
|
liǎn hóng ěr chì
|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
LH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耳赤
|
面不改色
|
./Y2xj.html
|
lian hong er chi
|
|
9885
|
脸黄肌瘦
|
脸
|
liǎn huáng jī shòu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
LH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黄肌瘦
|
容光焕发
|
./Y2xt.html
|
lian huang ji shou
|
|
9886
|
练兵秣马
|
练
|
liàn bīng mò mǎ
|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
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
LB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厉兵秣马
|
|
./Y2x3.html
|
lian bing mo ma
|
|
9887
|
恋酒迷花
|
恋
|
liàn jiǔ mí huā
|
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
元 无名氏《小孙屠》:“知它是争名夺利?知它是恋酒迷花?使奴无情无绪。”
|
LJM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花天酒地、恋酒贪花
|
|
./Y202.html
|
lian jiu mi hua
|
|
9888
|
良师益友
|
良
|
liáng shī yì yǒu
|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
LS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情同手足、莫逆之交
|
一丘之貉、狐群狗党
|
./Y21n.html
|
liang shi yi you
|
|
9889
|
良师诤友
|
良
|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
|
|
LSZ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良师益友、莫逆之交、情同手足
|
狐群狗党、一丘之貉
|
./Y21x.html
|
liang shi zheng you
|
|
9890
|
良莠不分
|
良
|
liáng yǒu bù fēn
|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
《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
|
LY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是非不分、良莠不齐
|
泾渭分明
|
./Y24w.html
|
liang you bu fen
|
|
9891
|
粮多草广
|
粮
|
liáng duō cǎo guǎng
|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
明 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
LD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25h.html
|
liang duo cao guang
|
|
9892
|
踉踉跄跄
|
踉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
LL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履蹒跚
|
健步如飞
|
./Y25r.html
|
liang liang qiang qiang
|
|
9893
|
两次三番
|
两
|
liǎng cì sān fān
|
多次,好几次
|
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
LC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几次三番、屡次三番
|
|
./Y251.html
|
liang ci san fan
|
|
9894
|
两肋插刀
|
两
|
liǎng lèi chā dāo
|
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
LL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
胆小如鼠、为虎作伥
|
./Y280.html
|
liang lei cha dao
|
|
9895
|
两意三心
|
两
|
liǎng yì sān xīn
|
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
|
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两意三心,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
|
LY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心二意
|
|
./Y29l.html
|
liang yi san xin
|
|
9896
|
临别赠言
|
临
|
lín bié zèng yán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
L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临别赠语
|
|
./Y29v.html
|
lin bie zeng yan
|
|
9897
|
临别赠语
|
临
|
lín bié zèng yǔ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
L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临别赠言
|
|
./Y295.html
|
lin bie zeng yu
|
|
9898
|
临危授命
|
临
|
lín wēi shòu mìng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LW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临危致命
|
|
./Y3Bz.html
|
lin wei shou ming
|
|
9899
|
临阵磨刀
|
临
|
lín zhèn mó dāo
|
临:到;快要;阵: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阵势;这里指上阵打仗。枪:梭镖一类的兵器。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 临:到;快要;阵: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阵势;这里指上阵打仗。枪:梭镖一类的兵器。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LZ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临阵磨枪、措手不及、临渴掘井
|
常备不懈、防患未然
|
./Y3Ey.html
|
lin zhen mo dao
|
|
9900
|
伶牙俐齿
|
伶
|
líng yá lì chǐ
|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
LY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聪明伶俐、玲珑剔透
|
笨口拙舌、呆头呆脑、张口结舌
|
./Y3F3.html
|
ling ya li chi
|
|
9901
|
令人瞩目
|
令
|
lìng rén zhǔ mù
|
瞩:注视。使人注视。
|
王朔《动物凶猛》:“那年国际共运在全球、首先在东南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
|
LR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不屑一顾
|
./Y3Nh.html
|
ling ren zhu mu
|
|
9902
|
另辟蹊径
|
另
|
lìng pì xī jìng
|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
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
LP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辟蹊径
|
随大流
|
./Y3N1.html
|
ling pi xi jing
|
|
9903
|
另眼看待
|
另
|
lìng yǎn kàn dài
|
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
|
LY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
一视同仁
|
./Y3Rl.html
|
ling yan kan dai
|
|
9904
|
另眼相待
|
另
|
lìng yǎn xiāng dài
|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
LY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
|
一视同仁
|
./Y3Rv.html
|
ling yan xiang dai
|
|
9905
|
流芳千古
|
流
|
liú fāng qiān gǔ
|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
LF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百世
|
遗臭万年
|
./Y3U4.html
|
liu fang qian gu
|
|
9906
|
流连忘反
|
流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
LL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连忘返
|
迷途知返
|
./Y3Zj.html
|
liu lian wang fan
|
|
9907
|
流落失所
|
流
|
liú luò shī suǒ
|
流转沦落,没有安身的地方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单符郎全州佳偶》:“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理当收拾,此乃万不得已之事。”
|
LL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离失所
|
安居乐业
|
./Y3Zt.html
|
liu luo shi suo
|
|
9908
|
流落他乡
|
流
|
liú luò tā xiāng
|
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外地。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地。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
LLT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离失所、流离颠沛
|
安居乐业、安家立业、安家落户
|
./Y3Z3.html
|
liu luo ta xiang
|
|
9909
|
流落天涯
|
流
|
liú luò tiān yá
|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
LL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落他乡、流离失所、流离颠沛
|
安家落户、安家立业、安身立命
|
./Y3c2.html
|
liu luo tian ya
|
|
9910
|
留有余地
|
留
|
liú yǒu yú dì
|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余地。”...
|
LY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留余地
|
不留余地
|
./Y3dx.html
|
liu you yu di
|
|
9911
|
柳绿花红
|
柳
|
liǔ lǜ huā hóng
|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酒仙遇仙禅师》:“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
LL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柳绿桃红
|
|
./Y3hh.html
|
liu lu hua 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