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615 独辟蹊径 dú pì xī jìng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DP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 ./eG9p.html du pi xi jing
6616 独步当时 dú bú dāng shí 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DB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盖世无双、独一无二、独步当世 比比皆是 ./eG9z.html du bu dang shi
6617 独当一面 dú dāng yī miàn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DD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俯仰由人、仰人鼻息 ./eHFn.html du dang yi mian
6618 独到之处 dú dào zhī chù 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DD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与众不同 ./eHFx.html du dao zhi chu
6619 独断独行 dú duàn dú xíng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DDD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独断专行、独行其是 群策群力 ./eHJh.html du duan du xing
6620 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DDZ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独断独行、刚愎自用、专横跋扈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eHJr.html du duan zhuan xing
6621 独夫民贼 dú fū mín zéi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 DFM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民贼独夫 ./eHJ1.html du fu min zei
6622 独具匠心 dú jù jiàng xīn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DJ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千篇一律、如出一辙、鹦鹉学舌 ./eHNv.html du ju jiang xin
6623 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DS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eHUy.html du shan qi shen
6624 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DSYZ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别具一格、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匠心独运 如出一辙、蹈常袭故、步人后尘 ./eHVj.html du shu yi zhi
6625 独往独来 dú wǎng dú lái 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庄周《庄子 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DW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来独往 出双入对 ./eHVt.html du wang du lai
6626 独行其道 dú xíng qí dào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DXQ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行其是 ./eHV3.html du xing qi dao
6627 独行其是 dú xíng qí shì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DX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断专行 民主集中 ./eHY2.html du xing qi shi
6628 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DYW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盖世无双、绝无仅有、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平淡无奇、不足为奇、屡见不鲜 ./eHZn.html du yi wu er
6629 独占鳌头 dú zhàn áo tóu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DZA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独一无二、无出其右 名落孙山 ./eHdh.html du zhan ao tou
6630 睹物思人 dǔ wù sī rén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DWS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人亡物在 无动于衷 ./eHoy.html du wu si ren
6631 杜绝后患 dù jué hòu huàn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 ... DJH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斩尽杀绝、斩草除根 放虎归山 ./eTEw.html du jue hou huan
6632 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DRR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岁月难熬 度年如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eTU2.html du ri ru nian
6633 端本正源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D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端本清源 ./eTZ1.html duan ben zheng yuan
6634 短兵相接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DB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兵戎相见、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不可开交 和风细雨、拐弯抹角、指桑骂槐 ./eTdl.html duan bing xiang jie
6635 短小精悍 duǎn xiǎo jīng hàn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DX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五大三粗、人高马大、长篇大论 ./eThp.html duan xiao jing han
6636 断壁颓垣 duàn bì tuí yuán 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 DBT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断壁残垣 ./eTlt.html duan bi tui yuan
6637 断编残简 duàn biān cán jiǎn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DBC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断简残编 ./eTl3.html duan bian can jian
6638 断根绝种 duàn gēn jué zhǒng 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 ... DG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断子绝孙 儿孙满堂 ./eWIw.html duan gen jue zhong
6639 断简残编 duàn jiǎn cán biān 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 ... 宋 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DJC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片纸只字、片言之语 长篇大论、连篇累牍 ./eWNl.html duan jian can bian
6640 断无此理 duàn wú cǐ lǐ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 DWC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岂有此理 ./eWUy.html duan wu ci li
6641 断雁孤鸿 duàn yàn gū hóng 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DYG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WV3.html duan yan gu hong
6642 断垣残壁 duàn yuán cán bì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DYC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断井颓垣 ./eWY2.html duan yuan can bi
6643 断章摘句 duàn zhāng zhāi jù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 ... DZ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断章截句 ./eWZn.html duan zhang zhai ju
6644 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DDR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滔滔不绝、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才疏口拙、笨嘴拙舌、支支吾吾 ./eWdr.html dui da ru liu
6645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 ...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DNT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eWd1.html dui niu tan qin
6646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DZ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eWg0.html duan zhang qu yi
6647 堆金叠玉 duī jīn dié yù 形容财富极多。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DJ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堆金积玉 ./eWhl.html dui jin die yu
6648 对簿公堂 duì bù gōng táng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DBG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当面对质 ./eWhv.html dui bu gong tang
6649 对酒当歌 duì jiǔ dāng gē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JD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Wk4.html dui jiu dang ge
6650 对头冤家 duì tóu yuān jiā 对头:冤家、仇人。指仇人。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狭!” DT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冤家对头 刎颈之交、生死之交 ./eWlp.html dui tou yuan jia
6651 顿开茅塞 dùn kāi máo sè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DKM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大惑不解、一窍不通、冥顽不灵 ./eWpj.html dun kai mao se
6652 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DK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伶牙俐齿 ./eWpt.html dun kou wu yan
6653 顿足不前 dùn zú bù qián 停顿下来不前进。 DZ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停滞不前、裹足不前 快步流星 ./eWtx.html dun zu bu qian
6654 顿足捶胸 dùn zú chuí xiōng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DZ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呼天抢地 手舞足蹈 ./eWww.html dun zu chui xiong
6655 遁迹潜形 dùn jì qián xíng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 DJ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遁迹匿影 明目张胆 ./eWxh.html dun ji qian xing
6656 遁入空门 dùn rù kōng mén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DRK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遁迹空门、削发为僧 ./eWx1.html dun ru kong men
6657 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DCD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文武全能、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一无所长 ./eW00.html duo cai duo yi
6658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DCY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画蛇添足 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eW15.html duo ci yi ju
6659 多多益善 duō duō yì shàn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DD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贪多务得、贪得无厌 清心寡欲、不忮不求 ./eW5p.html duo duo yi shan
6660 多快好省 duō kuài hǎo shěng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 DKH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eW9j.html duo kuai hao sheng
6661 多难兴邦 duō nàn xīng bāng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DNX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XBn.html duo nan xing bang
6662 多情善感 duō qíng shàn gǎn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DQ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多情多感 ./eXEw.html duo qing shan gan
6663 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北史 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DRN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比比皆是、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恒河沙数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凤毛麟角 ./eXFh.html duo ru niu mao
6664 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 ... DD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eXJl.html duo duo guai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