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365 大寒索裘 dà hán suǒ qiú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DH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江心补漏、临渴掘井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dG44.html da han suo qiu
6366 大旱云霓 dà hàn yún ní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DHY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旱望云霓 ./dG5z.html da han yun ni
6367 大好河山 dà hǎo hé shān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DH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锦绣河山 残山剩水 ./dG8y.html da hao he shan
6368 大获全胜 dà huò quán shèng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DHQ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胜利而归 一败涂地 ./dG9j.html da huo quan sheng
6369 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DH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dG9t.html da huo bu jie
6370 大吉大利 dà jí dà lì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 ... DJDL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福星高照 大灾大难 ./dG93.html da ji da li
6371 大计小用 dà jì xiǎo yòng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 ... DJ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材小用 ./dHA2.html da ji xiao yong
6372 大家风范 dà jiā fēng fàn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DJF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将风度 小家子气 ./dHBn.html da jia feng fan
6373 大家闺秀 dà jiā guī xiù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DJG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千金小姐、金枝玉叶、闺房之秀 小家碧玉 ./dHBx.html da jia gui xiu
6374 大江东去 dà jiāng dōng qù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JD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dHEw.html da jiang dong qu
6375 大江南北 dà jiāng nán běi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 ... DJN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dHFh.html da jiang nan bei
6376 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 ... DJX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街头巷尾、四面八方 ./dHFr.html da jie xiao xiang
6377 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duó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DJB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大节不可夺 卑躬屈节 ./dHF1.html da jie bu duo
6378 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D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面如土色 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dHI0.html da jing shi se
6379 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 ... DJX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少见多怪、蜀犬吠日 见怪不怪、司空见惯 ./dHJl.html da jing xiao guai
6380 大开眼界 dà kāi yǎn jiè 开:扩展;眼界:眼睛看到的范围。开阔视野;大长见识。 唐 李濬《松窗杂录 楚儿》:“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DK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长见识 鼠目寸光 ./dHJ5.html da kai yan jie
6381 大块文章 dà kuài wén zhāng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KW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长篇大论、鸿篇巨制、洋洋万言 言简意赅、要言不繁 ./dHM4.html da kuai wen zhang
6382 大快人心 dà kuài rén xīn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DKR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人心大快、普天同庆 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dHNp.html da kuai ren xin
6383 大浪淘沙 dà làng táo shā 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DL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dHNz.html da lang tao sha
6384 大梦初醒 dà mèng chū xǐng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DM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久梦初醒 执迷不悟 ./dHRj.html da meng chu xing
6385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DM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赫赫有名、名扬天下、举世闻名、鼎鼎大名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dHRt.html da ming ding ding
6386 大谬不然 dà miù bù rán 指非常错误;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 DMB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错特错、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不刊之论、千真万确、天经地义 ./dHU2.html da miu bu ran
6387 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DM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趾高气扬、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无所忌惮 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 ./dHVn.html da mo da yang
6388 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 ... DN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dHZh.html da nan bu si
6389 大难临头 dà nàn lín tóu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DNL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祸从天降 双喜临门、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dHZr.html da nan lin tou
6390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DNB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离经叛道 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dHZ1.html da ni bu dao
6391 大气磅礴 dà q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DQPB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势单力薄、气息奄奄 ./dHdl.html da qi pang bo
6392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 ...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DQ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后生可畏 不堪造就、冥顽不灵 ./dHdv.html da qi wan cheng
6393 大千世界 dà qiān shì jiè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DQ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芸芸众生 ./dHd5.html da qian shi jie
6394 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DQR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智若愚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dHg4.html da qiao ruo zhuo
6395 大权独揽 dà quán dú lǎn 揽:把持;掌握。指独自一人把持处理重要事情的权力。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DQ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断专行 大权旁落 ./dHhp.html da quan du lan
6396 大权旁落 dà quán páng luò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DQP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权独揽、大权在握 ./dHhz.html da quan pang luo
6397 大权在握 dà quán zài wò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曾朴《孽海花》第21回:“总要升到了秤长,这才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DQ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权独揽 大权旁落 ./dHky.html da quan zai wo
6398 大仁大义 dà rén dà yì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 ... DR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仁不义 ./dHlt.html da ren da yi
6399 大煞风景 dà shā fēng jǐng 煞:同“杀”;损伤;消减。大大损伤风景自然美。形容大大地损伤兴致。 唐 李商隐《杂纂》:“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DSF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兴致索然、败兴而归 兴致勃勃 ./dHl3.html da sha feng jing
6400 大声疾呼 dà shēng jí hū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DS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喊大叫、摇唇鼓舌 默不做声 ./dHo2.html da sheng ji hu
6401 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DSS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失人望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偿 ./dHpx.html da shi suo wang
6402 大事去矣 dà shì qù yǐ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 DS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势已去 欣欣向荣 ./dTBr.html da shi qu yi
6403 大势所趋 dà shì suǒ qū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DS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dTB1.html da shi suo qu
6404 大势已去 dà shì yǐ qù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DSY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弩之末、落花流水、每况愈下、日暮途穷 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欣欣向荣 ./dTE0.html da shi yi qu
6405 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DSD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模棱两可、良莠不分、鸡毛蒜皮 ./dTFl.html da shi da fei
6406 大手大脚 dà shǒu dà jiǎo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DS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掷千金 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dTFv.html da shou da jiao
6407 大书特书 dà shū tè shū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DS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淋漓尽致、长篇大论 轻描淡写、片言只字 ./dTF5.html da shu te shu
6408 大题小作 dà tí xiǎo zuò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DT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小题大做 ./dTJz.html da ti xiao zuo
6409 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 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DT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暗室屋漏 ./dTNj.html da ting guang zhong
6410 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DT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模一样、神肖酷似 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dTNt.html da tong xiao yi
6411 大头小尾 dà tóu xiǎo wěi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 ... DTX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虎头蛇尾 有始有终 ./dTN3.html da tou xiao wei
6412 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DXG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喜出望外、喜从天降 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dTQ2.html da xi guo wang
6413 大厦将倾 dà shà jiāng qīng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DS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厦将颠、危在旦夕 国运昌盛、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dTRx.html da sha jiang qing
6414 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DX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显神通、大展经纶、大展宏图、大有作为 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dTVh.html da xian shen shou